本篇文章2432字,读完约6分钟
从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在全市正式实施。为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的步伐,今年以来,共和新路街道在25个居委会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挨家挨户、100%敲门,动员大家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现户籍完成率已达87%。街道根据各居委会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困难问题,实行垃圾分类“一社区一方案”。放湿垃圾的过程麻烦吗?高层建筑不能长期拆除吗?志愿者和老年人少吗?所有这些都不可怕,因为街道面对不同社区和不同人群的特点,“一个社区,一个计划”已经启动。
自制分类工件处理湿垃圾
在垃圾的分类和投放过程中,投放湿垃圾的过程无疑是最复杂的。按照标准程序,首先把湿垃圾倒入湿垃圾桶,然后把包好的袋子扔进旁边的干垃圾桶,最后洗手。然而,当半人高的垃圾桶扔湿垃圾时,居民往往会面临诸多不便。在实际扔垃圾的过程中,居民经常将湿垃圾袋一起扔进湿垃圾箱,这很容易导致湿垃圾的纯度低。
扔垃圾时打破袋子将成为每个人的习惯。然而,严新居委会的一些志愿者和居民代表指出,对于一些忙碌的居民,尤其是年轻的上班族来说,扔湿垃圾的步骤太多是一个障碍。每个人都问清洁人员是否可以在保证扔湿垃圾正确率的前提下,不用拆包就可以拆包和加湿垃圾箱。据街道市容研究所称,这一建议在现阶段是可以理解的。与严新居委会和共和物业合作,在垃圾处理点增加一个未投递的袋斗,并要求物业做好清袋和周边清洁工作。
许多社区不反对拿包,但有时脏手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垃圾房没有洗手设施,很容易影响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唐家沙居委会和居民代表希望该物业能在滴水点安装洗手设施。街道市容办公室随后联系了共和物业,一周后,分体式水龙头安装到位。为了鼓励居民定时倒垃圾和节约用水,洗手设施只在指定时间开放。
最近,金豪家园物业工程部的一位大师用他的大脑制作了分类文物来解决扔湿垃圾的问题。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开发了三个版本的工具,方便居民在运送过程中轻松取出袋子。第一代去袋工具的外形是一个可以夹在湿垃圾桶上的夹子,通过齿轮将袋子折断。第二代清袋工具固定垃圾桶的长度和宽度,直接固定在垃圾桶上,不能移动。现在,他已经升级了第三代袋移除工具,来回移动,齿轮比前两代更锋利。此外,他还在后面做了一个空心形架子。居民只需要把垃圾放在齿轮上,轻轻一划,垃圾就会从前面和后面掉进桶里,更不用说变脏了。
“只要每个人都开始这样做,他们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所有的困难都可以坐下来讨论解决办法。”共和新路街道绿化和市容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戴美江说:“目标是一样的,规则是一样的,垃圾桶是一样的,但是每个社区的人是不同的。”“一个社区一个计划”是指为不同的人群制定计划。”
从高层建筑中取出桶和“翻包破案”是“困难的”[S2/]
垃圾分类应在高层住宅区进行,地板上的桶是否应收回?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那就是退出!但是每一个基层工人都明白收回桶的困难。
谭家桥路80弄居委会印象最深的垃圾分类工作环节是“倒桶”。80弄居委会有两个高层住宅区,即联合大厦和蒲山新苑。多年来,居住区的居民已经习惯了往地板上扔垃圾。当居委会决定试点联合建设并开始撤资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担心。
该联合建筑为居民自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治团队的骨干首先在建筑集团的微信群中进行动员和宣传,让每个人都明白清除垃圾桶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然后挨家挨户发放湿垃圾桶。湿垃圾桶放置到位后的第二天,地板垃圾桶被完全移除,并统一到社区的垃圾区。因此,许多居民不得不“从不远的将来寻找更远的地方”,把垃圾放在建筑物外面的垃圾房里。有些人一时无法接受,就把垃圾袋留在走廊里。自治团体成员发现后,实际上想出了一个“翻包破案”的办法,找到“肇事者”,如根据垃圾袋中的明示信息“追查”乱扔垃圾的居民,然后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和说服。
联合楼拆桶成功后,浦山新苑“抄+贴”了这种方法,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一些居民对此视而不见,将垃圾袋扔在原来垃圾桶的位置,湿垃圾使走廊污水横流;一些居民受不了,没有别的办法。他们要么抱怨,要么要求在走廊里设置干湿垃圾箱。这位物业经理也有点情绪化:“这么多的建筑物倾倒垃圾,清洁工几乎是太忙了。”
然而,居委会认为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在最初阶段遇到阻力是正常的。垃圾分类客观上会增加居民的负担。培养这种好习惯可能需要十年或二十年。”每个人都愿意为这件事做出不懈的努力。事实上,在走廊乱丢垃圾的现象正在减少,情况正在改变。
深入基层,宣传所有人的参与[/s2/]
整个四月,共和新路街下的区域都是垃圾分类活动的场景。在唐家沙居委会老年活动室,志愿者为观众表演了自制快板书《一分垃圾,十分家居美》。在罗山友好家园社区,志愿者来到智能垃圾分类站,指导居民如何正确使用。谈到居委会,居民们争相参与垃圾分类知识的回答……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讲座和生动恰当的游戏互动,让共和国的新居民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多的了解。
垃圾分类应从小学开始,从小开始。为了加强宣传,街道市容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所辖的6所幼儿园安排了一系列“垃圾分类进校园”的宣传活动。他们带来了专门为儿童制作的互动游戏展示板,并把他们带入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梦幻之旅。"你知道上海的日常垃圾车可以从人民广场卸到浦东机场吗!"孩子们齐声喊道。“你去过金茂大厦吗?上海产生的垃圾每16天就可以堆成一座金茂大厦!”孩子们又惊讶了。那些小脑袋里的垃圾分类知识很快就被传递给了父母和家庭成员。许多家长说:“将来我们不能在孩子面前乱扔垃圾。”
在走访、了解和宣传辖区内所有单位的过程中,街道发现大多数单位也有感动的热情。组织、学校、大企业等单位通常都很活跃,有的主动“上门讨糖”,向街道索要易拉宝和宣传册,有的邀请街道工作人员上门指导。“现在上海的气氛很好。不管你在哪里推广垃圾分类,没有人会投以奇怪的目光!”戴美江说,这种氛围鼓励他们“趁热打铁”,让垃圾分类的新时尚尽快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