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6字,读完约5分钟
在成都北路,新城社区老年餐厅正进入装修的最后阶段,预计在2020年春节前向社区老年人开放。该食品屋的建成将有效弥补南京西路街道社区旧服务中心供餐不足的现状,满足社区600份老年人午餐的需求,并向周边有能力的白领阶层开放。
上海最大的商业街南京西路所在的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辖区内有注册居民48876人,60岁以上的注册老年人占社区总人口的近44%,远远低于超市和小区的平均水平。目前,“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正在开展。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办公室结合区域特点,牢牢把握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找出服务老、解困的核心问题,逐一解决。在全面调查和走访的基础上,梳理出该地区老年人的核心生活需求。以“一餐”为突破口,全面解决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问题,使城市中心的“便利”与舒适、人性化相叠加,更好地应对城市中心老年人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新建的老年人餐厅和白领之家实现了空设施共享
“市中心”这个词对老年人来说意味着“方便”——可以拯救生命的方便。“在突发紧急情况下,去医院更快”。但“市中心的便利”往往意味着牺牲“舒适”——数据显示,南京西路街道有2947名老人住在“厨卫不全”的蜗居里,900多名老人独居...一个厕所、一个淋浴头和一顿饭已经成为他们每天最重要的生活事件。
寒冷天气的热午餐是街上大约600名老人的“头等大事”。然而,目前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午餐的社区是老服务中心,一楼“中央食堂”的厨房面积只有50平方米左右。按照相关规定供应350餐已经是“充分发挥”,剩下的250餐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找到。
针对辖区东北角新城居委会老年膳食缺乏、硬件设施薄弱的现状,南京西路街道启动新城居委会办公及综合服务楼整体改造升级,深化老年服务。
改造项目对街道办事处、白领住宅、社区食堂进行统筹考虑、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努力打造舒适、温馨、时尚的复合社区公共空客房。建成后的社区食堂不仅满足了新建住宅区老年人的就餐需求,而且辐射了周边居民,成为南京西路街东北地区的老年餐饮枢纽平台;它不仅服务于社区中的老年人,还能满足成都北路和威海路附近商业建筑中白领的用餐需求。
据报道,社区老年餐厅将利用居委会、白领和“白发”人群密集使用时间的差异,实现居委会办公室、白领之家和社区餐厅空客房及设施的互通和共享。例如,白领之家的长桌可以作为老年人的餐桌,也可以用于居委会开会;社区内的餐厅桌椅设施可以在特定时期内由白领家庭整合使用,也可以供社区周围的中小学生在放学后休息、看书和写作业。
日托、康复、文化生活...“一餐饭”带动老枢纽综合建设
“一餐”只是一个突破,南京西路应该建成一个“全方位”的老年服务中心。
长乐路528号有一个“老街综合服务中心”,酝酿建设了十年。十年来,通过内部功能的不断变化和加载,已成为集“生活护理、医疗康复、文化娱乐、安全和精神慰藉”为一体的社区枢纽型老年综合服务载体,为老年人提供日托和寄养服务。
除了为老年人准备的厨房和餐厅外,在旧服务中心的一楼还有洗浴中心和理发店;在二楼,有老人日托中心和医疗站,在那里可以完成“帮助医生,帮助学生,帮助音乐,帮助谈话和帮助清洁的人”;三楼有一家养老院,20张服务床位可以满足一些老年人的住宿、寄养、康复和护理需求,并为他们的家庭提供临时服务。
对辖区内所有老年人开放,在旧服务中心提供餐饮、洗浴、理发店等服务,并坚持公益性价格;护理站等服务可以在预约后提供给老年人。街道还严格选择合作企业,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提供短期24小时护理和长期日间护理的服务提供商,这是上海首家开设家长护理之家的专业机构。
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和办公室对各居住区进行了深入调查,针对嵌入式社区养老的不足和不足,列举了一系列需要整改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认真审视问题,自觉反思,同时,实行学做结合,及时检查和改革,发现解决新问题,从而更好、更方便地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服务。
“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是推动高品质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最佳载体和‘画板’。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用情感和心灵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制定准确而明智的政策。”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慧珍透露,在推进主题教育的过程中,街道积极打造“惠南惠西”品牌,长期坚持“天天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下一步,南京西路街道将继续在推进旧区改造、服务白领、打造夜经济、在高楼背后编织最美丽的社区烟花等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