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3字,读完约4分钟
位于静安区洛川路的虹桥仁嘉酒店最近在下午和晚上出动了两辆老年餐车,身着制服的送餐人员乘坐送餐车将新烹制的老年餐运送到周边居民区的集中供餐点。由于口味经得起挑剔,卫生环境有保证,虹桥家庭分发的老年餐受到老年居民的欢迎。此举不仅扩大了街头老年服务人群的范围,也盘活了酒店的剩余资源,调动了酒店参与餐饮服务的积极性。
老年人的“一餐”关系到每家每户,也是静安老年人幸福和舒适的最直接体现。静安区是我国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地区之一,“一餐特别是午餐”问题在“静安区老年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养老服务中居首位。在“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记住使命”的主题教育中,静安区把如何解决老年人的“一餐”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
事实上,静安区起步早,为老年人努力工作。2006年,上海老年餐饮服务在静安区静安寺街启动。今天,静安区已建成65个社区老年餐饮服务场所;每月提供的老年膳食数量约为30万份,占全市当月老年膳食供应量的12.5%;许多食物辅助器具一日三餐。静安区在对上海各项补贴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基准测试的同时,仍坚持每份老年餐补贴2元...“老年人餐饮服务,静安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区领导表示,要做好“一餐”老人工作,静安要有更高的眼光,跟上更高的标准,不仅要解决“有没有一餐”老人的问题,还要提升对“有没有一餐”老人的需求。
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领导下,静安区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19个社区整合为老年服务中心和一批老年餐饮服务场所,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食品服务难以实现该地区老年人的全面覆盖;社会餐饮单位很少在品味和价格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如果发现问题,就一个一个解决。
静安寺街的老年餐饮服务堪称静安的一面旗帜:在1.5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7个老年餐饮场所,老年人出门步行5分钟就可以到达一个餐饮点。不想出门的老人也可以申请24小时送餐服务。为了让老年人吃好,静安寺街早在上海就吸引了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饮食服务。美丽花园酒店、华东医院、孙可仁老人福利院等三个重点餐饮服务点,常年为街上所有老人站提供餐饮服务。如今,上海戏剧学院、Gll馄饨、静安寺等社会力量已被引入街头,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餐饮团队,为老年人带来了馄饨、面条等新口味的面食。
不仅在静安寺街,而且在静安区。为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快推进,静安市计划建设10-15分钟的“老年生活圈”,加快“老年社区食堂”建设。同时,鼓励更多养老机构为社区提供膳食,引导和支持宾馆、医院等居民单位以及社会餐饮企业参与餐饮服务。静安区民政局局长贾贤斌透露,许多白领午餐点的接待能力过剩。就在上周,区民政局和静安白领协会选择了7个白领午餐点,并计划同时将它们升级为第一批老午餐点。最近几个月,静安区老年人的膳食量从去年同期的23万份增加到30多万份,预计今年将增长10%,达到每月近35万份。
静安区还从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城镇实现餐饮服务的“三延伸”,即从提供午餐延伸到提供一日三餐,从工作日供应延伸到全年服务,从上门就餐延伸到上门送餐,使老年人,特别是年老、独居、残疾和不能行动的老年人,能够就近方便地吃到热饭。
彭浦新村街的社区老年食堂不仅提供早、中、晚三餐,每天下午3点至4点还在外卖窗口出售馒头、花卷、蛋糕等小吃。10多种小吃头朝下出售,老年人每天排队购买。静安区引导相关单位在提供基本菜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出各种特色餐饮服务。
例如,大宁路、彭浦新村、临沂路等街道提供包子、馄饨等老上海小吃;彭浦镇为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量身定做低盐、低糖、低脂、低油的“四低保健套餐”,探索自助餐式的开放式服务...
与此同时,区卫生委员会和区市场监督局正在探索建立统一的老年人饮食服务的食品质量标准、营养标准和食品设施,包括定期抽样调查和第三方膳食满意度评价,建立老年人日常餐盘推荐模板,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老年人参考食谱等...静安以标准化为导向,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更有营养、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