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1字,读完约5分钟
据静安区介绍,在居民的欢呼声中,位于康定路1299弄的钟会小区21号楼电梯安装工程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最终使曹家渡地区现有的多层住宅楼实现了“零突破”。最幸福的是老年人,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乘坐崭新的电梯。
曹家渡街作为一个典型的住宅小区,具有高度的老龄化,并一直呼吁在现有的多层住宅中增加电梯。对于这样一个民生工程来说,如何做好事是对政府执行力和群众工作的考验。记者了解到,除钟会社区外,今年内街道地区将启动两部电梯,并将在现有多层住宅建筑中安装电梯,驶入“快车道”。
96岁的老人终于可以下楼了
钟会社区21号楼有14名60岁以上的居民和4名80岁以上的老人,楼内老人多,业主出行困难。“现在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居民们也在慢慢变老。安装电梯是大势所趋。”康定区居委会主任孙云说:“住在四楼的周奶奶今年96岁了,身体很好,但是上下楼梯实在是没有办法。”她只能依靠儿子和邻居来扶她起来。现在她好了,终于可以下楼看看了。”
去年9月,当在现有多层住宅建筑中安装电梯的工作没有完全展开时,街道首先进行了尝试,可以安装电梯的建筑被安排进行试点项目。当21号楼的居民得知试点项目的消息后,他们立即向居委会提出申请。对街道的实地调查发现,该建筑的底层是居委会和物业的办公用房,不涉及业主的利益。21号楼业主主动要求增加梯子,得到100%的同意。它可以被描述为“团结一致”。居民利用自治权,使钟会社区21号楼成为首个100%同意率的试点建筑。该建筑于2018年12月正式成立。
今年年初,曹家渡街道对辖区内397栋建筑的10,656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形成了调查报告,梳理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底层居民的反对、出租房业主的支持不足、无力支付安装费用、无力安装/12365;だよ 0/,地下管线置换成本高,房屋图纸不完整,影响项目建设。经过复杂建筑的客观限制和居民的主观意愿,街道制作发行了《电梯安装服务指南》,改变了居民理解的误区,提供了全过程的咨询和指导。制定“一周一桌”、“一周一会”、“一梯一议”的工作制度,并根据居民关心的实际问题优化方案。
拿起梯子“骑行”重新铺设管道
在旧楼安装电梯,让老人下楼是一件好事,但要把所有的好事都做好并不容易。
钟会社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一个既有商品房又有售后公房的混合社区。由于房屋的沉降,地下污水管和粪便管出现不同程度的错位,导致低层居民家中出现堵塞和反水现象。“一楼和二楼的居民不时会有下水道堵塞,特别是在夏天,而且经常有异味,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钟会社区工业委员会主任朱远明表示:“如果高层居民对安装电梯感到兴奋,那么低层居民对管道改造的呼声就会更高。”
“既然要安装电梯,管道问题能一起解决吗?只要居民有发言权,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方探索和接触,管道更新问题首先通过“居民自筹资金,街道相关单位对接”的方式解决。
不仅如此,考虑到与21号楼并列的22号楼和23号楼将来也可能配备电梯,三栋楼的管道同时进行改造,为以后的电梯安装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街道办事处的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发现,一楼和二楼的居民普遍有更迫切的管道更新要求。如果将来管道改造和电梯安装同时进行,对整栋楼的居民都有利,安装电梯的批准率可能会更高。”
党建引领居民的自主性和凝聚力
业主是安装电梯的主体,如何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曹家渡街积极探索居民自治最大化,推动行业委员会和居民代表成立加梯自我管理小组,并引进合格、有能力、有经验的第三方建筑公司,提供可行、可操作的加梯设计方案。通过召开房管局、居委会、行业委员会、物业和居民代表的沟通会,现场解答居民关心的问题,如电梯费的收取、电梯品牌的选择、照明和噪音等,并根据实际问题调整方案。
街道也充分发挥党建的主导作用,通过现有的多层住宅梯次增加“党建引领-政府引导-居民自治-社会组织服务-专业代理建设”的工作模式,培育特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多元治理。目前,上海市静安区安信社区咨询服务中心作为在街道指导下成立的社会组织,已经开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今年以来,中心已提供了20多份预调查报告,并协助完成了3个单元的爬梯工程。
由于安装电梯的资金来自居民自筹,资金的安全管理也非常重要。为此,街道下发了《曹家渡街既有多层住宅楼安装电梯专用账户使用管理办法》,曹家渡街好街坊鸿业委员会办公室免费充当“第三方支付管理平台”,专门为居民区银行设立普通户,建立“居民-社会组织-代理人”三方支付机制,保障电梯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