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5字,读完约5分钟
“如果鲁公支路开通,将来出去会更方便。”最近,曹璐镇永和村的很多村民都在期待新区规划资源局公布的新建道路规划。
泥路和砾石路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柏油路;公共交通从无到有,从无到有。几十年来,位于浦东新区东北角的曹璐镇,旅行越来越方便。
从“交通基本靠走路”,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直到现在,70岁的曹璐“土生土长”的张慧敏都深深地被这一点感动了。
“八纵五横”路网
1963年,张慧敏上初中的时候,为了去鲁公中学上课,他当时不得不从鼓楼镇民中村步行三英里。在他的记忆中,村庄之间有泥泞的道路,每天步行上学至少需要半个小时。
“交通基本靠步行”的日子在1976年结束了。那一年,张慧敏结婚了,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辆车——28英寸的凤凰牌自行车。2000年,“凤凰”被“凯撒”助力车取代。2010年,“第二轮”升级为“第四轮”。现在,张慧敏成了“老司机”。他控制方向盘工作、旅行和接送孩子。
"如果道路越来越好,拥有一辆汽车是没有用的."这是张慧敏多年来的感受。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泥泞的道路和砾石路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柏油路。曹璐镇规划与环境保护办公室的申杰表示,曹璐镇正在打造“八纵五横”的交通格局。
从曹璐镇行政区域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北方向有古塘路、华东路、顾操路、川沙路、凌空路和东川路,东西方向有红星路、秦家港路、金海路和上川路。
其中,有些道路是原来就有的,后来经过整修和拓宽,直到现在,如顾操高速公路和东川高速公路,还有一些道路是几十年后才开放的,如空路和华东路申杰说。
道路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路网,使得曹璐镇居民出行不再麻烦。“我以前常去川沙看电影。在这条11公里的路上骑了一个多小时。现在,开车只需不到20分钟。”张慧敏说:“路很清楚,走到哪里都方便。”
最近,张慧敏不太喜欢开车。“地铁9号线开通后,公共交通也非常便利,我们的人民有了另一种出行选择。”他说。
公共交通从零开始
2000年,鲁公和古卢被合并到今天的曹璐镇。在过去的19年里,曹璐镇的公共交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
“那时候,我们这里有句俗话,叫做‘工路鲁谷,两条路一条路,无处可去’。”同样是“土著”的申杰说:“由于当时没有从曹路始发的公交车,普通人乘坐公交车出行很不方便。”
为了满足普通百姓的出行需求,曹璐镇政府与公交公司协商开通了790路公交车。2001年,790公路正式开通,曹璐居民终于从他们的门前台阶上搭上了第一条公交线路。
从那以后,曹璐镇的公交线路数量一直在增加。到目前为止,已有25条公交线路,包括连接镇内各村的“村村通”公交线路,以及通往世纪大道地铁站、东昌路轮渡等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的线路。
2013年底,轨道交通12号线东段的金海路站至天童路站投入运营,曹璐市民对公共交通有了另一种选择。2017年的最后一天,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工程试运行,“是的,伙计”。
最近,住在洪家源的司徒国伟去了松江府张的家。“不要麻烦你的孩子开车,坐地铁,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这几乎是以前的一半时间。”他说。
司徒国伟,一个“新曹过客”,2012年从虹口区洪镇老街搬到曹路。我刚到曹璐时,这个“老浦西”还不习惯。“只有一辆公共汽车出去,还有几个班次。我在浦西一次至少要等30分钟,基本上一天过去了。”
像司徒国伟一样,许多移居中国的“新曹路人”都期待着更方便的旅行。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公交线路给了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现在我们小区门口有9条公交线路,到处都很方便."司徒国伟说:
定制的公共汽车服务
有公共汽车和地铁,但是有些人在旅行中仍然有困难。例如,位于曹璐镇东南端的新兴村和霍星村,由于存在轻微偏差,仍然存在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去年6月,一辆定制的穿梭巴士被用来连接村民经常去的地方,如食品农场、学校和社区健康中心,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以前没有公共汽车的时候,我不得不让我的儿子和女儿开车。见到他们很不方便。现在,坐公共汽车出去。”村民卢顺珍说。
定制服务不是唯一的。“阳光花园线”类似于新兴村和霍星村的定制班车。
此前,鼓楼中学闽东路校区一直受到交通不便的困扰。家长对此有些意见,学校也担心学生的交通安全。特别是从阳光阁到闽东路校区大约2.5公里,没有直达的公交车,很多中学生和家长都觉得很不方便。
“阳光花园线”是专门设立的,有三个站,闵春路站、姚敏路曲敏路站和闽东路站,每天三班,周末、国定假日和寒暑假不营业。
从新兴村和霍星村开通定制班车到“阳光花园线”开通,针对群众需求量身定制的公交服务,使曹璐镇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