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2字,读完约3分钟
周浦镇位于浦东中心地带,被称为“小上海”。现在在这个镇上,一个非常聪明的“城市大脑”正全方位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日前,记者走进周浦镇交通中心,了解这里的“城市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聪明的大脑”让管理更聪明
周浦镇位于浦东中部,被称为“小上海”,总面积42.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人口异质性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周浦的城市经营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方面,周浦镇与天线相连——即以5g为纽带的物联网感知系统,并接地——即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服务需求,建立了符合周浦实际、体现周浦特色、形成周浦特色的智慧城市运营综合管理体系。
周浦镇在现有城市综合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1+19+x“两级平台、三级系统、四级管理”的新型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其中,“1”是周浦镇城市运行的综合指挥中心;“19”指19个联合物流站(7个社区中心联合物流站、10个村级联合物流站、2个特定区域联合物流站);“X”是一个乡村工作站,实现了“垂直到底、水平到边缘、全覆盖、无盲区”的城市运营综合管理。
例如,在周浦镇城市运营综合管理中心,通过整合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器和根据问题导向开发的定制化行业感知算法,周浦镇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城市运营管理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公共区域、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老年人、居民区消防通道、人群流动密度以及城市运营管理中常见的违法行为的重点犯罪嫌疑人。一旦辖区内出现相关问题,城市交通中心开发的“汇信”平台将智能主动地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触发报警。
城市管理从被动变为主动
除了智能监控,周浦镇交通中心还积极探索从静态治理到动态治理的治理模式。在测绘和定位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类别,将所有城市组成部分分为5类71种。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组成部分逐一进行收集和编码,以建立一个数据库,形成"城市组成部分精细管理收集(第一阶段)",涵盖每个组成部分的名称、类型、地理坐标和可能性。
根据手机上的操作系统,只要检查员靠近相应的部件,系统就会提示,如果有问题,就会显示处置要求、时限、规格等。从而实现过程规范的场景指导。通过智能施工,城市部件的问题可以自动指示,无需人工调度,节省了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汇信”平台还实施了智能执法系统,自8月试点以来,共处理了325起案件,准确率达90%。此外,“汇信”平台可以自动收集与城市运营管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可视化显示。
周浦镇交通中心执行副主任吴蓓表示,过去,由于数据传感技术的缺乏和信息互联共享的不及时,城市治理更注重解决案例,类似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是零散的。现在,通过智能建设,数据可以及时感知,信息可以完全共享,这样政府就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做出决策,形成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