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2字,读完约4分钟
这几天阳光明媚,浦兴路街银桥花园的姜老伯和他84岁的母亲出来锻炼身体。在社区里新安装的健身设施里,老人伸出胳膊,拉着腿,非常吃力。“现在的社区环境比以前好了,受损的健身设施也有所改变,而且还有许多智能的东西。我们的社区越来越先进。”姜老伯笑着说道。
这是银桥花园对“家门口”服务进行全面改造和进一步完善后带给居民的“惊艳”,也是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律保障和科技支撑下,对浦兴路街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全面探索。
环境“通过上一段楼梯”[S2/]
银桥花园建于1998年。曾经,像许多旧社区一样,没有像样的绿化,更不用说景观了。这种变化始于2015年,当时社区成立了居民自治小组“种植小组”,将房子前后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一个小花园,社区的面貌以前从未改变过。
然而,毕竟,它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旧房子和住宅区的许多设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今年,银桥花园被列入浦东新区旧住宅小区综合改造名单。今年5月以来,经过半年的综合整治工程,墙体、框架空线、人行道、污水管道等。在社会上有了更新,民生问题需要一揽子解决。
综合改造后,居民们的热情和热情被点燃,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把现有的小花园和粉刷墙改造得更漂亮。
最初于2016年完工的粉刷墙已经重新设计并整体升级。以浦兴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题,由市民完成的48幅作品构成了社区公共艺术作品;社区景观设施和绿化也得到了优化,变得更加美丽。
胡惠英,住在6号楼,在银桥花园住了14年。她看到了社区的变化:“当我第一次进来的时候,社区真的很乱,到处都是垃圾,更不用说小花园了。”现在的环境是以前无法相比的。经过这种全面的改造,“爬上一段楼梯”。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的心情越来越好,居民的文明素质也越来越高。”
科技祝福并更好地服务于居民[/s2/]
不仅环境变得美丽,银桥花园还在此次综合改造中引入了智能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家之门”服务,使社区更加智能化,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综合改造后,智能社区项目落户银桥花园,为社区增加了人脸识别、烟雾报警、监控探头等设施,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
住在11号楼的王桂珍阿姨向记者展示了“擦脸进门”的便利。我看到她刚走到11号楼的门口,1米多远的时候,门锁咣当一声自动打开了,王阿姨走上前去开门直接进了走廊。
银桥花园小区党委书记石守礼介绍,除了小区综合改造带来的智能化设施外,街道还为银桥花园“家门口”服务站全面配置了智能化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家门口”服务,实现了智能化服务、党建和管理。
进入“家门口”服务站,有设备供居民自行查询社区相关信息;在第一个接待处旁边,有一个政府服务自助终端。居民可在该设备上自行办理38项“一网管理”事务,也可提交98项材料;在党建评议区,增加了网上党建,大屏幕同时满足了党员的学习、教育、监督和管理;它旁边的健康舱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舱和居民家庭的三级联动管理,同时增加了自测和自测设备,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健康服务;二层联合物流站将深化与公安、城管、城市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合作,利用智能港口收集数据,有效提升应急能力。
浦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周秀华说:“浦兴一直试图把社会治理有效性的立足点放在让人民获得利益上,银桥花园就是一个代表。”下一步,浦兴将继续实践,继续深化“入户”服务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抓住“共建、共享、共治”的关键,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