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86字,读完约9分钟
由上海发布、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制作的“从心开始——2019与区委书记对话”特别节目于今天中午12:00在fm93.4和am990播出。接受采访的嘉宾是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党委书记翁祖良。让我们看看我们的秘书翁说了些什么。
一开始,翁祖良说他在工作中有一个“老套路”!-四处走走,看看周围,听听周围。
翁祖良:这样可以缩短我们的距离,找出不足,让我们知道我们工作中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和调整。
你觉得这张照片怎么样?
翁祖良:那天和同事在一起的时候,我拍了这张照片,问:“你看到了什么?每个人都觉得交通仍然拥挤,尤其是在通勤时间;包括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等。,还不够完整,所以我们应该思考还需要做什么。
如果你满意了,你就不会看到问题或缺点,也不会取得进步。因此,我说,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足够多。只有当我们知道的足够多,我们才会有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如果我们不满意,我们应该追求卓越,在推动各种工作中争取一流,这样我们才能有一种能量和奋斗。
提问&:回答
说到浦东,你马上会想到什么?四个一组?迪士尼?张江?
翁祖良:浦东原本是一片农田,一些居民为浦东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从事创新,浦东的每一项制度创新都是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按照原来的惯例,博克斯玛仙生是逃不掉的。没有改革开放,博克斯马就不会诞生。迪士尼也是如此。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迪士尼就不会进入浦东。
你最近担心什么?养老服务?垃圾分类?在住宅区停车很困难吗?
翁祖良:如何把服务转移到老百姓身上,解决“最后100米”的问题,是我一段时间担心的事情。这似乎是一件小事,但从小事看大事反映了为谁服务的问题,所以我们谈论为人民服务是非常具体的。在推进“挨家挨户”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甚至零化居委会和村委会的办公室空室,最大化普通人的活动空室,改变驻村干部的思想认识。结果是普通人的成就感。
你认为浦东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交通环境?教育和医疗保健?生态环境保护?
翁祖良:在浦东的发展中,城市功能滞后于经济功能,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生活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老百姓已经看到了浦东的一些变化所带来的幸福,但同时也有许多不满或突出的缺点。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党委和政府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浦东的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共同努力,认真思考核心问题,让浦东成为一个更人性化、更有活力、更适宜居住的地方,这是每个人都渴望的。
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乡村变得美丽了?晚上经济繁荣吗?有更多的文化场所吗?
翁祖良:“15分钟服务圈”今年可完成85%。我们去年开始设计,并计划在三年内和明年建造。目前,它主要从五个领域扩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养老。下一步是准确地满足普通人的需求,然后以更精细、更准确的方式画出“圆”。“15分钟服务圈”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解决,还可以实现浦东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优质化。浦东同志很勤奋,各部门围绕这个目标齐心协力,把这件事做好。
未来,你认为浦东会发生什么样的巨大变化?经济发展更难?科技创新的突破?各种各样的才能都近在咫尺?
翁祖良:浦东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还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和工业体系作为支撑,要有现代化的治理能力来承担各种任务,其中商业环境是核心,让人们觉得这个地方是宜居的,适合做生意,所以商业环境的建设不是最好的,只有更好。我们FTZ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国际的、合法的和面向市场的商业环境。目的是让更多的企业愿意来浦东发展,让更多的人才愿意来浦东发展,让更多的人愿意住在浦东。
浦东做了这些事情来改善商业环境。
2016年:推动"许可证分离"改革,该改革目前正在全国推广和推广;2017年:推进“三个完整工程”:整个市场准入网络、整个公民事务领域和区域政务共享。已经在全市推广;2018年:推进“四个集中”,将所有审批机构集中在企业服务中心,将市场准入事项的审批集中在“单一窗口”,将投资审批项目集中在“单一窗口”,将所有建设项目集中。接受;2019年,“一业一证”改革启动。
亮点是什么?
建立多渠道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
翁祖良:浦东在吸引人才的过程中,有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聚集了各种人才,但同时也有一个缺点,就是生活成本比较高。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构建多渠道、多主体、多层次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更适合浦东的实际发展。
我们正在加快出租房屋的建设。张江科学城已经规划了近900万平方米的出租屋。与此同时,我们利用浦东推进的“五违四要”整治、中小河流整治和“门前三包”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地板”,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当然,也有补贴人才住房、代理租赁等方式。
张江新丰村
张江新丰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些人不一定想住在高楼里。他们更喜欢住在有水和树的美丽村庄里。/きだ124240/It's美丽而自然,与“在家”的服务体系相结合很方便。新丰村的试点项目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不仅解决了人才生活租金昂贵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民致富的农村振兴问题,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城市智能管理进一步完善
翁祖良:浦东面积大,管理力度和管理范围不匹配。如果使用传统的方法,它往往是不完整的和坏的,它只能补充和完成后。如何实现早期发现和处置?它必须通过智能手段来实现,这也迫使我们走出一条科学、精致、智能的“城市大脑”建设之路。
通过这次探索,我们受益匪浅。这个系统在社会治理的实战中很有用。基层干部喜欢用它,而普通人觉得有用。下一步,我们将考虑如何将更多的应用场景引入“城市大脑”,如何利用各种力量整合到“神经元”的布局中,不仅是政府,还包括整合社会资源,例如整合水、电、煤等部门,这些部门可以连接到包括共享自行车在内的网络汽车等平台。在这方面,科技支持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这一大格局。
“城市大脑”的智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不仅在区和街道一级,而且在村里,都有联合物流站。我们要进一步改进,因地制宜地发挥作用。
人工智能不仅应在城市治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还应在经济治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如监管无证行医和非法家教等,以深化和拓展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通过深化“一网统一管理”建设,浦东的管理将更加有序、安全、清洁,浦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环境将更加美好,让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无忧无虑地发展。
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
翁祖良:浦东60岁以上的注册人口有95.4万,占注册人口的31.5%,预计明年将超过100万。因此,养老是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关注和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浦东正在建立以家庭护理为基础,以社区护理为支撑,以机构护理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
特别注意社区和家庭护理的功能建设。例如,帮助老年人吃饭,活动室。然而,要将这些需求分布在成熟的地区并不容易。所以去年,我们开始清理政府所有的闲置房屋,包括公共机构和国有企业。打扫干净后,把房子的这一部分变成养老设施,供社区使用。今年,社区内的嵌入式养老设施总数将超过2000个。这是老百姓最需要的,也是最受欢迎的。当我们对“微”这个词大惊小怪时,它不一定是面积的大小,但关键是要在功能上反映老年人的需求。我们必须坚持下去。
在机构养老方面,加快“东、西、北、南”大型养老机构建设。我们已经规划了七个拥有500多个床位的大型养老机构,其中三个已于今年启动,一个将于年底启动,三个将于明年启动,以加强机构养老。
同时,建设“无墙疗养院”,整合社会资源,利用信息资源和手段实现需求的双向对接,把养老纳入政府的业务范围,也纳入全社会的参与范围。在这方面,政府可以发挥引导作用。我们探索了一些街道。
变老也是写人生的过程,为老服务也是为了你自己。如果孩子们安顿了老人,他们就可以安全地做其他工作,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和感情做好这项工作。
“15分钟服务圈”感受城市温度
翁祖良:“上门”服务体系的建设为“15分钟服务圈”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15分钟服务圈”是在市区步行15分钟,而有些人可能在远郊步行或骑车。有学校、幼儿园和小学可以步行15分钟,初中和高中有很多自行车。通过进一步深化和不断推进,“15分钟服务圈”将扎扎实实地建成。
推进任何工作,不仅要有共同的要求,还要注意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地方的特点或需要,因地制宜。在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听证、协调会、协商会的“三会制”自治机制,明确群众需求,为完善职能、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奠定基础。因此,浦东的“门到门”服务体系从外部看有相同的标志和基本功能要求,从内部看有自己的特色,既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又能为年轻人前来活动提供支持。
浦东“15分钟”生命周期
不仅有老人和年轻人,还有中国人和外国人。这是一个多维度的整合,考虑到各种关系。总体目标是服务好每个人和各种群体,1310“家庭服务中心”各有特色。
面对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的新目标,浦东干部的地位如何?
翁祖良:浦东干部不等人,全力以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到2025年,我们将力争在7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这不仅是一个经济指标,也是“四个自信”的生动体现。我们提出要做好“三个角色”:“旗手”、“领导者”、“主力军”,强化“四大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率先开展“五个倍增行动”。浦东人民有勇气,智慧和坚韧,全力以赴围绕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