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7字,读完约4分钟
2019年上半年,浦东推进“四站一室”建设,提高质量,增加容量,提出“每村一室,天天有人”,村卫生室环境和服务明显改善。去年年底,有个好消息:不仅“每个村子都有房间,每天都有人”,而且“每个房间都可以挂盐水。”
在浦东大川,实现输液安全不是小事。这里有5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为8.7万。由于它远离任何医院,村民们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挂盐水在家里。”输液关系到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已经明确表示,在发展静脉药物服务时,执业医生和实习护士必须在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卢建新告诉记者,虽然全科医生手中存在缺口,但卫生服务中心克服了许多困难,尽一切努力确保全科医生到村卫生室就诊时输液服务能够安全进行。
事实上,浦东最早的乡村诊所输血试点是大田赵桥村。卢建新介绍说,“我们的每个全科医生都负责一个村,每个医生每周都要定期到村里的诊所就诊两天以上。当全科医生到村卫生所就诊时,为了不影响其签约患者到社区卫生中心就诊,我们的全科医生团队为对方设立了“A角和B角”,当A医生到村卫生所就诊时,B医生可以成为第一。因为诊所是固定的,病人既熟悉医生,又能保证服务。”
去年12月4日,全科医生董到赵桥村诊所就诊,全科团队实习护士金耀陪同前往。这一天,的病人被同队的全科医生康建中接诊。董亚明说:“赵桥村占地3平方公里,有村民3000多人。他们都知道我每个星期三和星期四都要到村里来,这两天我需要配药和输液。”
为确保村卫生室输液安全,新区卫生委专门制定了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室服务功能的实施方案,包括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输液管理制度、村卫生室输液应急预案等。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相互配合,照顾村里村民的感受,严格执行制度,让村民有安全感和安全感。李才龙是一名乡村医生,在赵桥村工作了42年。他笑着说:“我可以判断村民们的行走姿势发生了什么变化!”有时,当气温下降时,一些老年人想挂盐水,冲洗他们的血管。李才龙会给他们讲解医学知识,他们可以听。
在“四站一室”的家庭服务建设中,浦东村的诊所数量去年增加到了327家。与以前的数据相比,新建了48个乡村诊所。记者从新区卫生委员会了解到,截至去年10月底,327个村卫生室全部实现了定期出诊,所有全科医生均可在出诊期间进行输液服务,确保出诊和输液服务每周连续两天半以上。卢建新说:“虽然我们16个村的诊所数量没有增加,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包括增加简单的康复治疗、开发合适的中医药技术、扩大药品种类、安排全科医生定期就诊以及确保安全。开展输液服务。”赵桥八组村民潘建华说:“2018年,村卫生所占了‘家门口’服务站一楼的一半,现在占了整个一楼;2018年,没有“神灯”(一种具有良好理疗效果的红外线治疗仪)。村民自己花6元钱就可以做一次,这很受欢迎。现在我每隔一天拍一张照片,医院就不去了。”
随着卫生服务“质量”和“能量”的不断提高,村民的健康素养也在不断提高。以大川社区卫生中心为例。过去,每天的输液量大约是180次,但是现在中心和乡村诊所的输液量已经下降到每天30次以上。村民们不再认为“吊盐水”是灵丹妙药。
新区卫生保健委员会表示,村民的满意和幸福将永远是卫生服务的出发点和心脏。卫生服务始终关注民生需求,关注村民感受,不忘村民健康的初衷,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使命。通过提高质量和增加村卫生室容量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平台进一步下沉,更贴近村民,更有利于分级诊疗和村民满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