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2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临港新区管委会公布了《中国(上海)临港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交通改善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建议从现在到2022年,加快对外交通“1+2+2+2”交通体系建设,改善新区对外出行条件,进一步完善内部路网体系。
"15、30、60、100"
考虑到新区873平方公里的土地交通规划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建设范围是新区386平方公里的产城结合区。计划实施期为2020-2022年。
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15、30、60、100”的运输能力,即从临港新城到浦东枢纽、龙阳路枢纽、虹桥枢纽及周边省份分别需要15、30、60、100分钟。小组内的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
从现在起到2035年,新区将加快研究和完善,推进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实施。具体来说,它包括三条国家铁路:胡同铁路,沪杭铁路和湖州宁波铁路;六条城市铁路,即良港快线、轨道交通16号线、轨道交通21号线、曹锋线、奉贤线和南丰线,总长约100公里;还有“1+1+n”枢纽,其中浦东枢纽是主要枢纽,司徒安枢纽等。是区域枢纽,城市中的相关火车站是群枢纽,中间交通围绕群枢纽布置。
近三年来,对外交通“1+2+2+2”运输体系加快建设,即一条轨道(两港快线)、两个枢纽(浦东枢纽、临港枢纽)、两条铁路(沪沪铁路二期、浦东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两条高速公路(s3、两港高速)。在新区范围内,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将在一小时内到达。
最近三年公路投资超过230亿
除客运系统外,在货运系统架构方面,新区将形成主要货运通道,包括g1503、s2和良港大道-—g228公路等。;二级货运通道由临海公路、华虹公路、新四平公路、路楠公路、东港公路、平庄公路和隋唐河公路组成。
在主干道建设方面,到2035年,推动形成两横两纵一射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约150公里;一个总里程约为400公里的干线公路网,分为7个水平方向和10个垂直方向。
到2020年,新区主干道计划开工40公里;25公里始于2021年;2022年及以后,将修建45公里的新道路,100公里的道路将得到重建。累计投资超过230亿元
公交网络密度增加20%
新区公共交通服务也将逐步改善,“654321”+“三批”公共交通重点工作将在三年内推进。
“6”是2020年完成六条中等交通线路的专项规划和审批;“五是实施规划,建设五个公交枢纽,即芦潮港社区公交枢纽、丁可社区公交枢纽、工业区公交枢纽、航湾路公交枢纽,以及学院地铁站和临港大道地铁站综合枢纽需要配合的综合开发站;“4”是实施规划,建设4个停车场;“三是从外部填充、内部强化和局部加密三个方面提高常规公交服务水平;“2”建设和实施至少两条30公里的中型交通示范线;“1”是推广无人驾驶示范公交线路作为试点。
力争实现公交网络密度提高20%,500米站点覆盖率提高20%,机场入口公交到达时间缩短50%,生产-城市一体化区域(不含浦东机场南区和小洋山岛)343平方公里内内部组团间公交通勤时间缩短20%。
创新和发展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将贯穿临港新区交通建设的方方面面。
根据规划,从现在起到2022年,将着力推进核心区域交叉口信号灯联网控制和交通诱导系统建设,提高道路智能化水平,试点发展“无人驾驶道路”。推进核心区域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发展智能停车。
同时,加快智能公交调度和信息站牌建设,实现公交信息实时查询,实现智能公交服务。到2022年,公交车站智能化覆盖率将提高30%以上,我们将努力率先在新区尝试无人驾驶公交车的应用。
此外,临港将结合港口集散系统和物流园区建设,支持智能物流应用软件开发和智能物流系统建设。形成统一、全面的交通信息管理智能平台,实现信息采集、信息发布、电子警察等各种交通信息的整合,提供一站式智能出行服务。力争到2022年建成无人值守集装箱运输走廊,促进保税物流和国际贸易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