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7字,读完约4分钟
"嘿,我收到了美国团队的外卖订单!"5月20日下午,记者在位于浦东新区周浦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一楼的“莫咖啡”咖啡厅看到,虽然是第一天正式营业,但外卖订单却络绎不绝,来此取咖啡的人络绎不绝。偶尔,会有三两个顾客进来扫描二维码,捐出一元钱来换取咖啡券。他们好奇地拿着优惠券来到酒吧,看着两个沉默的特别咖啡师操作咖啡机,煮各种各样的咖啡。经过仔细调查,他们发现“莫咖啡”的四名员工中有两名是残疾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工作。他们还可以为镇上的其他残疾人建造一个“公共客厅”,让他们走出家门,通过自己的双手融入社会。他们还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就是让这个“一元公益咖啡”项目能够在周浦镇生根发芽,复制第二个、第三个项目,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样本,提高他们的就业水平,更好地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描述:从未喝过咖啡的王娜(化名)出人意料地成为了一名咖啡师。孙云
中年的王娜(化名)是一个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残疾人。她从未被雇用过。她一直住在阳光之家,这是一家为智障人士设立的日托机构,很少与外界接触。去年,她听说周浦镇社区建设与服务办公室要和镇残联合作,为聋哑职工举办一个公益咖啡馆“莫咖啡”,地点就在“阳光之家”的正下方,于是她报名参加了尝试。
除王娜外,周浦镇还有10多名残疾人,包括聋人和身体和智力残疾人。采访结束后,项目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只招聋人建“沉默”咖啡馆的初衷。于是,王娜和聋哑小丁脱颖而出,经过近一对一的培训,成为周浦镇乃至浦东新区第一批正式录用的残疾咖啡师。
说起这“第一批”,他们也感到意外。王娜说她和她的爱人以前从来没有喝过咖啡,也从来没有想过她会整天和咖啡机打交道。如果有人问她,“你的咖啡好吗?”她会微笑着回答:“咖啡的味道很苦!”在爽朗的笑声中,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新身份感。
图片说明:聋人小丁是浦东第一个正式聘用的聋人咖啡师。孙云
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个为周浦残疾人专门设计的“一元公益咖啡”项目,他们可能会继续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无法更好地融入残疾人。现在,他们已经学会了煮咖啡。烤披萨,做沙拉,榨果汁,烤奶酪米饭...王娜自信地说,最难学的手艺是烤比萨饼,因为烤箱的位置有点高
经过初步准备,“莫咖啡”原本计划在几个月前开业,但不想碰巧被一个流行病袭击。然而,在整个社会逐渐恢复工作并恢复生产后,这些特殊的咖啡师回到咖啡馆,花了两天时间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周浦镇的社区医生和村预防控制志愿者制作爱情咖啡。
4月23日,首批100杯热咖啡被送至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二天,他们又送了100杯咖啡给一线防控人员。与此同时,他们与慈善超市合作,通过社会上有爱心的人索要200杯爱心咖啡,将这份爱心传递到更多一线防控人员的心中。
一周前,“莫咖啡”终于开始试运行。每天10点开始工作前,王娜和小丁会准时到咖啡馆,开始一天的工作,不会太差。此次行动的负责人沈表示,虽然它刚刚开始运作,但并不知名,也没有做任何宣传。每天,几十杯咖啡逐渐被拿出来。由于“莫咖啡”和老人餐厅面积较小,计划主要是承接送货订单,为周边公园和商业建筑的企业提供茶歇配送等服务。
沈认为,虽然周浦镇已经做了一个罕见的先例,让残疾人在咖啡馆里唱主角,这个咖啡馆有了温度就可以在市场运作中生存和发展。周浦镇有3000多名残疾人,“莫咖啡”可能成为一个“火花”,抄袭更多连锁店,或通过技能培训促进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和创业,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分享社会发展成果。选择开启“520”是他们爱情梦想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