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8字,读完约5分钟
据《黄浦区新闻》报道;老区向“三大工程”转型全面推进;从养老服务到就业保障;从公共安全到绿化建设...五年来,黄浦区政府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为了加快解决居民的“燃眉之急”,区政府每年都不遗余力地组织实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项目,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五年来,在同一年建立并完成了54个实际项目。“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黄埔区实际项目覆盖面不断扩大,受益人数也大幅增加。老式住宅区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街区的道路和积水点得到改造,社区居民的“燃眉之急”问题得到解决...在过去的五年里,黄埔市民一致发出这样的声音:“政府的实际工作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好,真正进入了人民的心中。”
哪些居民拥有最终发言权
在一次实际项目调研座谈会上,居民们普遍反映了自来水管理存在的问题:家里的自来水颜色浑浊或有异味,不知道该由谁负责,应该由谁来解决。由于自来水分为“三级管理”,自来水公司管理从水厂到居民区的管网,管网进入居民区后由物业管理,居民进入居民住宅后负责。“找房产,房产因财务问题而延期,不会得到解决;在找自来水公司时,他们说社区内部的供水问题不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在场居民希望政府在实施供水设施改造的同时,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在听取了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后,黄浦区政府于2015年将老式住宅(非商品房)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纳入政府当年的实际项目,并首次采用了“二次咨询”的方式。征求群众的执行意愿,并在第二次协商时公布具体方案,并向各执行单位详细落实。同时,明确后续管理的权利和责任的定义,从制度层面充分尊重居民的选择,进一步完善。年底,全区实施了总面积30万平方米的老式住宅(非商品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惠及6000多户。同时,根据上海市出台的政策,改变了原有的供水“分业管理”制度,实现了从水源到水龙头的饮用水无缝管理,使普通百姓能够饮用安全可靠的水。
经过多年的完善,黄埔实用工程多层次、多渠道的意见收集系统日趋成熟。每年第三季度,区政府办公室开始为下一年的实际项目做准备工作。在设立项目时,我们会透过参观研讨会和特别调查,直接听取社会的需要和声音;依托“上海黄埔”微博、平台、门户网站、报纸和信件等。,广泛收集公众、NPC代表和CPPCC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区人大年终检查、代表集中在选区等活动,将实际项目预安排提交区人大审议,将实际项目最终决策真正交给群众。
为实际项目建立“绿色通道”
去年3月的一天,周舟路107弄10号老西门新苑二期旧房改造工程的房屋征收现场,一片喜庆的气氛。第一批签约的居民,如王玲琪和石艳芳,在协议生效的背景板下拍照。高兴地喊道:“我们的新房子是一个梦想!”
旧区改造作为全区最受居民欢迎的民生工程,一直是黄浦区政府的经常性项目之一。“十二五”期间,黄埔超旧改造目标,五年内拆除旧建筑下二类房屋3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6万余人。为了实现旧区改造等实践项目的早日启动和效果,黄埔加大了倾斜保障力度,推进并建立了实践项目的“绿色通道”,千方百计让居民早日受益。
同时,探索、优化和简化合格项目的前期流程,实现项目的早期启动和早期实施。在严格遵守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程序和建筑市场规范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应根据具体情况探索优化和简化流程,以减少以往程序的耗时。
此外,黄埔还积极完善“实施一批、规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机制。对于“三大工程”等已批准列入“三年行动计划”的滚动实施项目,在项目立项安排中考虑全地区的相关工作,充分论证,分步推进,形成“落实当年项目,安排项目基地,制定下一年计划”的工作机制,行之有效。
整个监督过程确保取得实际成果
为保证实效,造福群众,黄浦区在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带领下,专门研究制定了《区政府实践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区政府为人民服务实践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同时,在实际项目完成后,通过问卷调查、网上评议、NPC代表、CPPCC委员、驻地代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将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权真正交给群众,作为今后项目立项的直接依据。例如,2015年区政府向社区发放了500份评估问卷,居民对实际项目的总体评价和满意度较高,普遍认为接近居民需求,有效解决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另外,我们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动接受监督,积极配合区人大代表检查实际项目的实施过程和进展情况,坚持在年度人大会议期间向全体人大代表报告实际项目完成情况,主动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监督,努力做好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