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70字,读完约14分钟
老城厢的居民在新年贴春联。杨
相关阅读:
保护最具异国情调的城市黄埔传统文化,打造“传统文化经典”
灯笼隐藏着中国梦。豫园的元宵节见证了23年来传统艺术的蝶变
伟大的世界将于下月正式对外开放:它无处不在。
黄埔老字号守护上海原生态饮食文化书写的历史传承
在黄埔的社区和街道上,传统文化就像散落在每个角落的珍珠。手拿起信,每一封都闪闪发光。
无论是植根于古城语境中的楹联诗歌文化,还是海派弄堂里的九童游戏,还是古代文化在人们身边的传播和非遗传性传承,人们都能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我们的传统文化源于民间,只要与柔软肥沃的土壤和细心呵护相吻合,生命力就会无穷无尽。在网络时代,给传统文化插上创新的翅膀,寻找传承文化的年轻力量显得尤为迫切。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周围更多的人爱上传统文化,我们会更清楚地知道我们的根在哪里。
传统文化
n社区中的表达式
旧市政厅里充满了诗意
旧西门是上海老城的发源地。文庙、四大书院、徐光启故居、申城最早的劳动中学和最早的小学梅溪小学都在老西门。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更新过程中,黄浦区的老西门如何延续其文化脉络,凝聚其人脉,展示其全新的学术气质?
老西蒙对春联有很好的理解。社区对联能写到什么水平?先看一幅画:“浩瀚的长江从遥远的地方来,带着它的故乡,然后把它放在周放。人们聚集在有盐的地方,那里的花肆意飞舞,它们变成了华丽的家园。兴蔡,寇,群,弄,700年杰出的文学之声……”对联在技法和意境上都是一流的。这副对联是今年第十二届旧西门春联大会的获奖佳作。2017年是上海建市725周年,也是老西门(原逸风门)建市464周年。春联将以“塑造古城,爱在新居”为主题,收集涵盖老西门500年人文历史的长楹联,收集230多副100多字的长楹联,通过书籍楹联、展览楹联、诵经楹联向社会展示老西门的历史遗产和精神风貌。
旧西门春联在文庙举行已经12年了,它不仅在上海有吸引力,而且在全国也有影响。董尖山在老西门街工作多年。他记得在2005年春节期间,老西门社区的牌楼居委会正在创建一个文明社区,并邀请书法家和社区居民写对联,配对对联,贴对联,包饺子,看大型戏剧。一年过去了,“很有品味”。第二年,不仅是比赛,还有慈善义卖——在中华路中心区设立了一个楹联慈善义卖摊位,收费2元,所有的捐款都捐给了社区老人协会,为社区的贫困老人做点事情。2013年,成立了“命题协会”这一专题,为该地区的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周大厦和)撰写协会文章。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对联”纷纷参赛。“革命是第一个声音,家乡到处都是马和马,而上海的雷声令人震惊;“救民、寻路、望云长夜、送星火到南湖”,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伟大。","刀子割雪,在上海开启新的一天,日月有情;“春意盎然,歌坛繁华,红巾湖光山色”是豫园春堂的沧桑。自2014年以来,除了传统对联之外,“西门新人”也被引入,这在普通人当中更受欢迎。
春联逐渐成为老西门社区的文化品牌,每一届春联都凸显了一个时代主题。文庙已经成为一个“竞争基地”,在这里人们“通过交往来传播道路”和“通过交往来结交朋友”,这也为今天的文庙聚集了人气和文学氛围。每年比赛前,老西门街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发布信息,邀请各行各业的大师们来一试身手。在那之后,我们不仅要写春联寄春联,还要每年专门为此出版一本书,忙上将近一年。国内外收藏的4万多副对联,就像老西门盛开的春花,挂在成千上万个家庭的门上,带来好运和幸福。
中外朋友正在互相玩耍。
街头运动玩“新把戏”[S2/]
在南京东路街道,“胡同九童游戏”在社区很受欢迎。
十多年前,南京东路街道图书馆挖掘开发了上海胡同游戏中的“九童游戏”,如拉抱孩子、跳筋、刮膜、盖房子、绑孩子、打顶核、画坨子、玩弹珠、滚圈等。因此,他们在20世纪50、60年代逐渐发展了上海胡同流行的弹珠、陀螺核、画坨子等民间游戏,并形成了竞赛规则。他们还邀请专业音乐家为九个孩子的游戏“小球”制作背景音乐。自2002年以来已经十多年了。在此期间,上海首届“五子棋”、“六子棋”和“七子棋”民间传统健身项目大赛相继举行,经过不断培育成为“九子棋”大赛,并成为黄浦区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被列为城市旅游节的一系列活动。
去年11月,2016中国-上海国际群众体育季和第29届国际运动会在城兴石库门巷举行,在城兴居委会体育巷举行,也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最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巷,铺着红色地砖的“建筑屋”格子,接力跑道和保龄球馆……传达着老巷的浓浓味道,保留着童年游戏的深刻记忆。如今,成兴居委会已经连续举办了29场球类比赛,从最早的5场增加到25场,吸引了600多名中外运动员,从学龄前儿童到老年人,甚至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
1988年,洪克敏38岁。黄浦区成兴居委会唯一的一个年轻人突发奇想,召集居委会的阿姨、妈妈和女同胞,在巷子里举办了第一场特别的“妇女运动会”。
出人意料的是,这种兴奋已经持续了29年。比赛项目逐年增加,许多老街小巷的游戏也一点点增加。九子运动会不仅精彩纷呈,而且还有民间体育项目,如竞走、保龄球、踢毽子、游戏棍等。,这已经成为胡同运动会的一部分。每当奥运会有新的体育赛事时,居委会主任洪克敏就会举行一次“听证会”,由居民推荐,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是加入“大家庭”前最具童年记忆的一次。
从当年的妇女节小群体活动,到今天上海国际群众体育节最具上海特色的活动,这次汇聚了上海市民智慧的特别运动会,见证了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体育弄堂”中全民健身和上海弄堂文化的变迁。
在黄埔区中小学非遗产作品成果展上,非遗传传承人现场指导教学。
社区中的古代汉字传播者
吃一碗饺子,挂上灯笼,分组猜谜语...今年元宵节前夕,大埔桥街不仅供应“老三样”,还让居民们体验古代甲骨文拓印技术——将器物上的图文复制到宣纸上。一个女孩哀叹甲骨文不像教科书上说的那么远。
在中国甲骨文书法研究会会长韩志强主持的甲骨文摊位前,从老人到小孩的每个人都聚在一起看。“这是什么,我可以玩吗?”7岁的Xi·汉尼第一次接触甲骨文。当他拿起属于他的生肖“牛”的甲骨文拓片模板时,他被迷住了。“我也能做一个吗?”
所以在韩志强的指导下,男孩用刷子蘸白芨水,慢慢地把它涂在模板上,并用宣纸覆盖。不一会儿,一块写着“猴子”的拓片出来了。Xi·汉尼把它给了他的父亲Xi·西奇,因为他是一只猴子。这让Xi喜极而泣。“我没想到它会这么有趣。我第一次接触甲骨文。这些充满传统文化的活动对儿童和成人都很有意义。”
吴佳是上海师范大学的一名大四女生,她无法阻挡甲骨文拓本的魅力。“我知道商代的甲骨文在教科书中曾经是一门死学问。这是一个测试中心,但我觉得它离我很近,所以‘小人物’的传统文化项目很酷。”
韩志强早年研究甲骨文,退休后致力于在人民中推广甲骨文,他说,为了让更多的人愿意接触不受欢迎的甲骨文科目,有必要加强互动和实用性。例如,在春节时摩擦生肖字符是容易使用和美丽的。他说,在传统节日中探索中国古代文字和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毕竟,它是3000年前的“古董”,怎么能被普通人接受呢?“让古老的词语活下去。”韩志强想了很多办法,最简单的办法也是他最擅长的,就是把甲骨文变成书法,这样大家都可以把写字当成书法来练习。
数百个姓氏也是普及的良好载体。不久前,韩志强出版了《甲骨文百家姓家训》一书,选取了其中的100个姓氏和经典家训,并将其写成斗方、甲骨文条幅等书法作品,供大家欣赏和复制。“有些姓氏没有相应的甲骨文。我将参照《古代汉语舌音大词典》和《说文解字》,用舌音词、古今词或金文代替它们。”韩志强告诉记者。
事实上,韩志强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和工程的人”。他在大学主修桥梁设计,曾任山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拥有50多项专利成果。然而,受喜爱古董和古代汉字的父亲的影响,韩志强从小就刻苦学习书法,小时候也玩过拓片。退休后,韩志强来到上海,重拾对甲骨文的热爱。
为了让每个人都了解中华民族这一独特的文化基因,他在黄埔区大浦桥社区文化中心教授甲骨文书法,并成为一名古代汉字的传播者。
一群孩子正在参加“九个孩子比赛”。
人们身边“最耀眼的非遗产”
人民广场周边地区曾被称为中国的“戏剧码头”,它像一个缩影,展示了黄埔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他们在聚集和联系的区域舞台上探索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来,看看它。当你把两根线剪成同样的长度时,用你的拇指慢慢地弯曲它们,熊猫的耳朵就做好了。”在全国“上海灯”传承人何身边,四名身穿校服的中学生正小心翼翼地递着vis剪线。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自清华中学,他们和何一起学习了两年的灯光和色彩制作。他们中的一些人是第一次学习,当他们不能时不时地得到帮助时,他们不得不求助于他们的父母。
何付伟告诉记者:“我现在每周五都在清华中学教灯笼制作技术,每次有20名学生参加。”有两三个学生很有才华。”据悉,自2011年黄埔区“非遗校园”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已开展了“上海灯节”、“上海学校剪纸”、“上海巷风筝”等多项教学活动。市级非遗项目“海派剪纸”的传承人李,每周二到兴业中学进行剪纸基础教学。工艺美术大师范立明每周都会在七色花小学开设泥塑课程,每周都会有热心的初中语文教师到场。谈到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何充满信心。2015年,在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活动中,清华中学的学生在他们的灯笼作品中获得了金牌。
近年来,黄浦区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非基因传承人不仅走进校园,还走进社区,这使得传统技艺成为黄埔“最耀眼的非遗产”。
每年暑假,位于五里桥街的上海灯笼遗产工作室都很拥挤。“现在的孩子都是低着头,不愿离开电脑,放下手机。参加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许多父母也对灯笼着迷。和他们的孩子一起,他们只是跟着吕谢庄,一个国家的继承者,去做熊猫,小狗,猫和其他的作品。
在社区开设的工作室让对上海灯光和色彩情有独钟的外国人也加入到这种兴奋中来。丹麦的一个从事老人服务的公益社会组织曾经来这里拍摄反映上海老人生活的资料。他们对上海元宵节的传统照明技术“搓、扎、剪、裱、贴、画”产生了兴趣。他们不仅拍摄了专业的元宵作品和制作工艺,还派项目后代去学习了很长时间。
“我希望更多的居民能够近距离接触非遗产文化,增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甚至让非遗产走出去,传播到更广的范围,让他们不再是小众,成为国粹一样的知名人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黄浦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甲骨书法研究会会长参军后,在甲骨上为官兵书写了“符”字。
唱响大众文艺的“春天”
在黄浦区文化中心,这样的唱诗班很活跃,其成员包括初出茅庐的“90后”大学生,以及热衷于通过唱歌来表达爱情的“三朝”老人。他们从大众文学和艺术的开端就一路走来,以幸福为目标。他们是上海春季合唱团。
春天合唱团成立于20年前。回忆那年春天,合唱团的第一任团长王娟感触很深:“当时电视节目很少,没有电脑,大家的娱乐活动都很简单。此外,大家还指出,他们对唱卡拉ok不满意,想追求更高层次的合唱艺术。为了丰富政府干部的文化生活,陶冶声乐爱好者的情操,我们只想成立一个合唱团。”
这样,每个星期二被唱诗班成员比作“就像一个节日”。下班后,你不必急着回家买高技,而是请对方到外面吃饭,然后一起去唱歌。在第一任指挥达蒙的指导下,春季合唱团的第一组成员从一张“白皮书”开始,一点一点地学习如何阅读音乐以及如何分配声音。与此同时,成员们从“想让我唱歌”变成了“我想唱歌”,唱歌在他们眼里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根据达蒙的说法,在当时,这是一种真正的“叫做大众的大众文艺”。
2003年,黄浦文化中心声乐老师吴翠云接任该团团长。她邀请了著名指挥家钱大伟、何建平等对合唱团进行指导。随着演唱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队伍在上海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从而吸引了合唱界更多的优秀“尖子”。渐渐地,春季合唱团成为许多比赛的常客。现任合唱团团长邹宁宁接手合唱团后,改变了合唱队的音乐阅读方式,将乐谱改为五线谱,并与现任指挥、作曲家王、青年作曲家合作,在近五年的“上海之春”新人新作大赛中获得金奖。如今,春天合唱团像王娟20年前成立时所希望的那样充满活力,就像春天花园里的一朵花,总是开得很美。
1986年,前卢湾文化中心主任宋久敬创建了上海卢湾青年越剧团(“卢青月”)。30多年来,“陆庆月”一直是上海业余越剧团中最专业的剧团,聚集了一大批年轻的戏曲人才。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如教师、财务、秘书人员和设计师...在工作日,他们是商业大楼里的白领。在业余时间,他们在歌剧中化身为“才子佳人”,并努力排练。他们对越剧的痴迷表现在他们的汗水中。
30年来,《陆晴雨》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原创剧目,如《刀笔之恋》、《错婚》,而经典剧目的排演却没有落后,如《朱良》、《蝴蝶梦》。其中,“五个女人的生日庆典”也出现在田单一夫的舞台上。同时,《吕庆月》也把传统艺术的大众化作为剧团发展的一部分,立足于社会,面向大众。从2005年到2009年,“陆庆月”连续五年组织举办了五次全国社会和海外华人越剧交流演出。2007年至2009年,“陆庆月”举办了一场特别演出,并将演出所得全部捐赠给卢湾区红十字会。2007年下半年,陆庆月随松江和崇明到社区和郊区县送戏,并参观了当时卢湾的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不可否认,越剧的观众并不广泛,但陆庆月一直在做的就是以黄埔为起点,把越剧推向更多的观众。很多老观众可能还记得,自1996年以来,“陆庆月”在复兴公园举办歌咏活动已有10年,每年演出30场,赢得了票友的好评,吸引了不少晨练者驻足。此外,“陆庆月”还经常出现在电视节目《人民舞台》、《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日常表演》和市民文化节的舞台上。
在30周年团庆之际,“陆庆月”推出了一首团歌,其中一首唱道:“不要问九五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事/只希望得到广玉兰/忘了当神仙。”他关注舞台,努力工作,坚持把越剧走出社会,走出国门,这是陆庆月能够跨越30年,依然光芒四射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