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0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黄浦区的说法,上海拥有最深厚的文化遗产,而说到老城厢地区,上海县是700年前在这里建成的。它的中国传统是最根深蒂固的,旧西门是第一个,因为文庙、四大书院、徐光启故居、申城最早的中学叶静中学、最早的小学梅溪小学都在这里。
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更新过程中,老西门如何延续文脉,凝聚人脉,展现全新的学者气质?举办“春联大会”写对联,使老西门街找到了一个传承文脉的“起点”。
有些人有疑问。社区对联能写到什么水平?先看一幅画:“浩瀚的长江从遥远的地方来,带着它的故乡,然后把它放在周放。人们聚集在有盐的地方,那里的花肆意飞舞,它们变成了华丽的家园。兴蔡,寇,群,弄,700年杰出的文学之声……”对联在技法和意境上都是一流的。这副对联是今年第十二届旧西门春联大会的获奖佳作。
一位知名媒体人士曾这样评价旧西门春晚:旧西门街只是一个社区,一个基层行政单位,但它的春晚活动已经遍布全国,甚至海外。
用数字说话,你会感觉更透彻。在过去的10年里,有4000多名小编辑参加了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加利福尼亚、悉尼、澳大利亚等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老西门联的活动。,收集了4万多副春联。旧西门联的活动逐渐走向全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社会效果。2014年2月,被中国对联协会命名为第一个“中国对联文化社区”。
董建树在老西门街工作多年,经历了12年的“楹联大赛”。
2004年,旧西门对联大赛开始了。那年春节,老西门社区的牌楼居委会创建了一个文明社区,邀请书法家和社区居民一起写对联、配对联、贴对联、包饺子、看大戏。春节“非常好吃”。2005年,旧西门对联大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参与了慈善义卖——在中华路中心区设立了一个对联义卖摊位,每张2元,所有的捐款都捐给了社区老人协会,为社区的贫困老人做点事情。在2013年的楹联大赛中,成立了一个专题“命题联合会”,为该地区的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中共一大旧址、周大厦、等,撰写楹联。自2014年以来,除了传统对联,还推出了一种略微宽松的“西门新人”,以激发普通人的创作欲望,引导更多市民参与其中。2016年,举办两岸民族感情、同胞感情、和平发展、繁荣共荣对联征集活动,征集“和谐、真诚、守时、健康、力量、赞美、拼美、地气”等两岸热点词语对联7000多副。
在过去的12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老西门居民和楹联爱好者参加了楹联比赛。楹联大赛逐渐成为老西门社区的文化品牌,文庙成为人们“联合扛路”、“联合交友”的“大赛基地”。比赛前,老西门街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发布信息,邀请所有对联来试一试技艺。董建山表示,如今,只要发布大赛信息,旧西门对联大赛就能响应每一个电话。就这样,旧西门对联大赛为今天的文庙聚集了人气和文学精神。
在老西门,一年一度的春联大会是春联和书法爱好者尽情享受的舞台。尽管天气寒冷,孔庙还是充满了欢乐,几十个看台排成一排。老人和年轻人在红色的宣纸上写下了他们对春天的希望和对新年的祝愿。很快,所有的春联都被居民抢走,贴在自己的门柱上。望着红色的街巷,老人说:“这就像著名的老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