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1字,读完约3分钟
据黄浦区介绍,为贯彻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和市委有关会议精神,不断深化黄浦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近日,黄浦区召开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基层建设工作会议,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丁宝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副区长左出席了会议。
唐治平指出,自市委“1+6”文件颁布以来,黄浦区紧紧按照市委的要求,建立制度,制定措施,抓落实,重监督。所有的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取得了“规定的行动没有走样”。市委部署实施了街道体制改革,剥离了街道招商职能,促进了职能部门下沉,完善了网格化管理平台和运行机制;“自主创新”,创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成立区级市级综合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形成了区域党建“双向诉求”机制和“四大名单”制度的特色经验。唐治平要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突出问题导向,把握重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新成效。
据了解,两年来,我区在小区综合管理、党建指导、社区共管、居民自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例如,在住宅小区的综合管理方面,从去年开始,区房管局把重点放在了商品房小区和旧住宅小区上,努力把我区住宅小区的综合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新的水平。2016年,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位居全市前三名。针对旧社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2016年以来,我区在全区100个旧社区推行综合管理工作制度,并引入专门的治安保洁队伍,提升旧社区管理水平;从去年开始,黄浦区以住宅小区联席会议制度为平台,加强对业主委员会日常工作的指导。半松原路街道积极探索与律师事务所合作,率先尝试全市行业委员会法治评估机制,建立先进模式;外滩街道加强基层联席会议制度建设,推动住宅小区综合管理向社区延伸;五里桥街和瑞金二路街引入第三方专业组织,参与指导行业委员会的日常运作,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就居民自治而言,外滩北京居住区是一个很好的体验,重点是帮助外国人和当地居民更好地融合,创造一个交流平台。北京的居住区属于典型的“老外交”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和外来人口各占居住人口的三分之一。新老居民在使用公共部位和走廊环境卫生方面存在诸多摩擦,彼此“陌生”和“鄙视”。矛盾和纠纷经常发生。自2009年以来,根据新市民的需求,居民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在居委会会议室设立了安静角落,并为外来人员搭建了“新市民接待室”。社区志愿者定期邀请新老市民坐在接待室里喝茶聊天。新市民谈论家乡的风土人情,老市民谈论上海胡同文化。每个人都敞开心扉,谈论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谈论社区中的大事和小事,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彼此靠近。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任务广泛,任务艰巨。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在加强党的建设指导、优化基层体制机制、推进基层自治与共治、提高人民满意度、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优势和作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新成果,努力探索符合中心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率先开展基层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