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8字,读完约3分钟
下蛋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晨报记者朱盈盈
离端午节只有半个月了。优美的中国舞蹈,仪式木兰汤仪式...昨天,为期15天的豫园中国节(节)2017豫园龙舟节在豫园中心广场开幕,吃饺子、下蛋、挂菖蒲、挂艾叶、画雄黄、射五毒...在这里,传统的端午文化、端午习俗和端午特产可以“一网打尽”
一小时内卖出几十包
昨天,豫园中央广场的舞台是“屈原与渔民交谈”,竹简打开,小桥流水,竹子,酒,粽子和墨水...舞台两侧是两条10米长的龙舟,与商店融为一体,每个家庭都展示和销售具有端午节文化特色的产品。“饺子制造者”徐文祥已经做了50多年的生意,他把“枕头肉饺子”包在龙船的肚子里。拌有酱油的糯米配一块肥肉和一块瘦肉,一个完整的肉馅饺子可以在十几秒钟内包装好。在这里,游客还可以找到台州黑粽子,这是他们的首次亮相,适合喜欢猎奇的“吃货”。
每到端午节,香包都是许多年轻女性心中的宝贝。童会馆的摊位刚刚开放一个小时,就卖出了几十个香包。与传统的将中草药装入小袋包装的方法不同,苍术、菖蒲、芸香、香附等10多种中草药经除湿干燥后磨成粉末,然后与高弹棉混合,密封装入小袋包装。在现场,游客还可以体验石墨研磨。游客还可以购买一些衣物香粉,可以作为纯天然的“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霉防蛀,也可以用针线自制一个独特的中药香包。
虽然离端午节还有半个月,但“白芷苍术熏蒸剂”的销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为避免去年端午节前缺货的情况,今年通汉春会馆“熏蒸剂”的加工量比去年增加了近50%。
久违的“宗边”和“面人”[/s2/]
昨天,记者还看到了两件与端午节有关的失传已久的工艺品,“粽子”和“面人”。在许多上海人的童年时代,买粽子或面条的工匠经常出现在街头货摊上。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它们在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似乎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退出。
"棕榈叶可以包裹在蝎子里,也可以编辑."粽子编织大师高亮已经做了20多年的粽子工艺,他告诉记者,粽子最初是根据渔民的捕鱼习惯和渔网编织而成的,历史悠久。要做粽子,首先要将棕榈叶晒干,然后煮沸以增加弹性,然后才能“打开”。昨天,十二生肖和其他精美的粽子放在高师傅面前的桌子上。最简单的“蝉”可以在大约5-6分钟内变成一只,老虎需要大约一个小时,最复杂的“蟠龙”需要很长时间。
郭的面馆就在附近。一个小女孩想要一朵粉红色的玫瑰,他花了不到5分钟就做好了。他告诉记者,面塑的专业名称是“面塑”,自宋代以来,面塑就被用于春节、端午节等节日。过去,人们对面塑的印象主要集中在孙武空和猪八戒身上。今天的“面人”可以说是与时俱进:超人、钢铁侠、狐狸尼克……还有用钢丝做的鸟架面人,非常可爱,随风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