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91字,读完约7分钟

上海博物馆为排队的市民搭建了一条遮阳走廊。

上海博物馆外面排着长队。

人们看着古老的手斧。《青年报》记者吴玉社

据《青年报》报道,上海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展览:浓缩的世界历史”在这些天酷热的日子里仍然挤满了人。作为近10年来上海最受欢迎的艺术展,它充满了异想天开的想法,这次展览必将深刻改变上海公共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运作模式,这次展览的许多经验将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博物馆之夜”成为现实

7月7日下午6: 00,上海博物馆为“大英博物馆的展览:浓缩的世界历史”举行了第一场夜展。在这方面,它在上海公共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展览史上写下了一笔象征性的笔。

多年来,“博物馆之夜”一直是许多观众的梦想——因为那部著名的电影。在电影中,当夜幕降临,观众离开时,博物馆里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博物馆之夜”这个词已经成为许多观众梦寐以求的夜间参观博物馆的一种奇妙心态。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这个“博物馆之夜”只是上海公共博物馆的一个点缀。例如,在国际博物馆日举办一场夜间展览。2002年,上海博物馆“周、秦、汉、唐文明展”空前全天联合开幕,展览持续到午夜。

当然,这不是真正的夜间表演。博物馆举办夜场应该是一种固定的开放方式,也有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运作模式。在这次“大英博物馆万物展”中,这终于成为了现实。为了分流展会的大量客流,给上班族一个宽松充裕的参观时间,尚波决定这次开第一个固定的夜场。展览期间,时间定在每周五下午6点到9点。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7月7日是第一次夜间演出,7月14日是第二次夜间演出。《青年报》的记者都去现场观察。研究发现,晚间探访的舒适程度通常比日间探访好得多。不仅秩序井然,而且观众密度远远低于日场。恐怕这就是为什么“博物馆之夜”在全世界如此受欢迎。当然,在夜晚游戏的舒适背后,还有一系列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这一次,上海博物馆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进行晚间演出,并采用预约制(2002年周、秦、汉、唐文明展没有预约),有1500个位置供观众免费购票。这些地方仍然被划分为时间段。如果你不按时间表来,你就不能参观博物馆。因此,在《青年报》记者观察的每一个夜晚场景中,每个时间段的观众都比较平均,几乎没有必要排队入场。这大大增加了参观的舒适性。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应该说,这一固定夜场的建立,为上海公共博物馆未来开启夜场模式提供了经验。“博物馆之夜”已经成为这个不远的城市的普遍现实。

“海上精选展品”改变了展览模式

不可否认,当观众站在“大英博物馆”第101届“二维码”展览前时,他们都有一个想法:这真的是一个“噱头”。首先,这个展览是“智能”的——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只是一个打印的二维码,但它非常聪明,因为它真正代表了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其次,这个展览太“聪明”了,让人觉得太聪明了,这和概念博物馆的展览很不一样。这实际上是测试观众的接受程度。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无论是噱头还是创新,都不能说大英博物馆举办这次全球巡回展览时,在每个地方收集第101个展览的异想天开真的有用。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当地的观众。对于这个想法,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奇·费希尔(Hartwich Fisher)说:“每次我们去一个当地的展览,我们都会让当地的博物馆展示一个与当地相关的展品。今后,当我们办完100个展览后,我们将把每个地方多出来的文物加起来,就有100件文物,这将是我们现在的世界简史。”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此前,“大英博物馆展览”到过很多地方,而第101次展览的制作过程是不同的。这一次,上海博物馆采取了相对开放的方式。今年3月,上海博物馆在官方平台上征集了第101届展览的公开方案。在观众的积极参与下,经过专家评审,最佳十大方案分别是上海高科技产业名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上海博物馆二维码卡、共享自行车、快递、人(所有游客)、上海光源(ssrf)技术应用、手机、网络、移动支付和云技术。最后,二维码成为赢家。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在《青年报》记者的印象中,上海公共博物馆在大型展览中应首次采用“观众席选举+评委评价”的展览评选方式。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博物馆是神圣的。但是神圣比亲密更重要。至于展品,那是“无论我给你看什么,你都会看到的。”观众一直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发言权。但这一次,在展览101的选择过程中,这种固有的模式开始松动。观众成了展览的组织者之一。这也是博物馆走向公众的一种表现。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有一种声音说,这种“从海上挑选展品”的方式应该推广。过去,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相对隔阂应该被打破。博物馆举办展览时,至少应该听听观众想看什么样的展览,这样才能提高知识的传播速度。

[/s2/]人性化服务应处理“大客流”[S2/]

17日上午11时左右,室外温度已超过37℃。上海博物馆南广场的喷粉机全部打开,在阳伞下排成蛇状的观众立刻感到凉爽,有些人甚至大喊“凉爽”。自从上海的梅花进入炎热的夏季舞台以来,这一幕每天都出现在尚波的入口处。

在《青年报》记者的印象中,在上海排队看展览并不少见,但在这样的大热天,排队这么长时间(最坏的情况是两个小时),却是前所未有的。不能说“大英博物馆”激起的人们对展览的热情是对上海博物馆的一次巨大考验。保护观众的安全是比举办大型展览更大的挑战。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应该说,上海在炎热的夏季有一些组织展览的经验。例如,上海书展每年在最热的八月举行,但由于采取了良好的防暑降温措施,从未出现过观众安全问题。这一次,我们与多方沟通,紧急采购了一批新的遮阳篷和喷粉机,这也应该借鉴上海书展的经验。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尚波采取了一些技术手段来疏导交通。最有代表性的,是夜晚的开幕。随着晚会的开幕,一群上班族和孩子可以分流,晚会的观众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分组,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展会的丰富和良好的氛围。

与此同时,尚波也加大了宣传力度,呼吁公众“不要第一个看展览”,说展览将持续到10月8日,观众应该避开炎热的天气,在错误的高峰出行。应该说,这样的引导使中国人在各方面的竞争成为可能,观看展览的焦虑得到了缓解。与展览开幕之初相比,高温天的游客数量下降了很多。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随着上海在世界上文化地位的提高,上海已经成为一些世界著名展览的聚集地。在上海举办轰动世界的艺术展有点不合理。因此,可以想象,继“大英博物馆”之后,将会有一大批世界级的展览来到上海。对于这些展览,上海观众从未吝啬他们的热情。因此,将来很可能会出现在极端环境下遇到大客流的情况。如何让顶级展会顺利有序地通过,如何最大限度、最有效地向市民传播知识和文化,是对上海组织展览能力的考验。

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可以说,上海举办“大英博物馆展览”可以形成很多经验。这些经历将对未来的上海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酷暑排队观展 上博人性化服务应对"夏日大客流"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