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9字,读完约4分钟
一个不超过半张A4纸的小盒子将成为申城收集地震数据的“全新武器”。记者昨天从市地震局获悉,上海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建设地震密集观测系统。通过使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处理技术,大量“黑匣子”将被分发到所有单位,甚至是人们的家中,以实现对自然地震或突发振动的二阶响应。通过手机应用,居民可以随时了解相关振动信息。
一级或一级以上地震将在2分钟内报告
在许多市民的眼里,上海是一个“风水宝地”,很久没有地震了。
然而,专家指出,上海位于华北地震带的南缘,受中国中强地震活动的影响。如果东部和北部海域发生中强地震,上海将受到最严重的破坏或影响。不仅如此,上海高楼林立,财富集中。生命线工程系统抗震能力不足,潜在地震灾害风险巨大。如果发生同样大小的地震或有感地震,其破坏程度比其他地区更严重。因此,防震减灾任务十分艰巨而特殊。
记者了解到,上海地震监测和快速报告能力近年来有了很大提高。一个全方位的地震监测网络已经基本建立。只要发生1.0级或以上的地震,计算机就能在120秒内自动定位并报告地震。在此之前,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两次影响申城的南黄海地震和2012年1.2级的闵行地震都是由该系统精确监测的。
市地震局表示,到目前为止,上海已经建成了三大地震台网、强震台网和前兆台网。其中,地震台网有13个台站。另外,佘山地震台阵的监测能力可达1.0,局部区域可达0.5。上海强震台网共有61个台站,能够在震后20分钟内提供4度以上的烈度分布图。
自然地震的二阶响应
为了实现地震信息监测的“分秒必争”,大量的监测点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传统的科研监控往往对硬件和环境要求较高,资金投入也相当可观。
市地震局透露,一个全新的地震数据采集“黑匣子”将在深圳全面部署。这种仪器很小,只有A4纸的一半。插上电源,连接到无线网络。它的内部传感器将实时监控周围的地震,并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上传数据。
今年1月,上海地震局已提前建立了小规模密集观测网测试系统,以验证系统工程原理的可行性。目前正在进行初步试验和设备选型,试验将于10月份完成。早期的“内部测试”用户达到了100多点,投入了300多台仪器。
"这种工具可以进入单位、社区和家庭."市地震局发展与金融司司长肖伟告诉记者,市地震局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建设地震密集观测系统。通过使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对自然地震或突发振动的二阶响应,从而填补了当前地震发生时间与地震速报和烈度速报输出空白色之间的空白,弥补了传统烈度图不能准确确定上海地震损失和普通损失评估模型不能适用于上海的不足。
“如果有足够的场地,一旦发生地震,该平台可以快速分析影响程度,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和相关救援起到积极的作用。”市地震局地震灾害防御司副司长李斌说。
应用程序可以传递信息。
李斌认为,与传统的地震观测相比,地震密集观测系统强调普通人的视角。与专业地震观测相比,地震密集观测系统对观测环境和观测仪器要求较低,所得数据精度不高,但在数据采集规模和计算分析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我们正在开发的APP软件将与该系统有效连接,可以实时传输地震信息并进行相关的科学普及。”李斌指出,该系统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上海地震观测的现代化水平,便于公众及时了解地震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促进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自救能力的提高。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黑盒”中的假阳性和假阳性呢?对此,李斌告诉记者,类似的地铁振动、踢腿和大型车辆相互靠近都会影响仪器,但在大数据筛选下,这些信息会被标记出来,而且这些数据往往不一致,不会被用作地震发生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