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51字,读完约9分钟

上海铁路公安局特警今天上午在上海火车站南广场巡逻

2018年1月1日清晨,警方在南京路外滩修建了一条安全线

记者昨天从上海警方了解到,今年以来,上海警方围绕提高人们的获取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目标,整合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努力打造“城市大脑”,用先进技术将管理“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在年底。一名女游客的背包在浦东滨江大道被盗。陆家嘴公安派出所综合指挥平台上的警察启动了“鹰眼”系统,检索并放大犯罪现场周围的监控图像,并迅速锁定了一名小跑几步的可疑男子。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接到指令的警察巡逻队抓获了嫌疑犯。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每个人都有理由热爱上海,但安全无疑是最重要的选择。在辞旧迎新的欢乐时刻,城市公共安全和人民财产安全无疑更受关注。近日,上海这个特大城市迎来了大规模的人流,城市安全的考验进一步升级。

加强大客流预警

上海已建成16条轨道交通线路,389个车站,运营里程666公里。除奉贤区、金山区和崇明区外,上海市共设13个行政区,日均客流超过1000万人次,单日最大客流达到1186万人次,约占全市公共交通客流的53%,居全国首位。

安全性为1,其他为0。随着运营里程和频率的不断提高,安全性已成为必须牢牢树立的“底板”。今年以来,上海轨道交通警方与地铁运营商联手,整合无线网络、门禁卡、视频智能分析等多种手段,先后在豫园站和人民广场换乘站试点了门禁卡与“智能视频”相结合的大客流风险监控系统。智能视频监控主要安装在出入口、站台、换乘通道、楼梯等瓶颈处,分析人员密度、客流速度、行走方向等客流因素。经过试运行,该系统采集的客流基本符合实际客流曲线,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准确率约为96.6%。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今年1月11日上午,由于信号设备故障,佘山站至松江大学城站区间列车运行速度受限,发车时间延长,导致9号线部分车站客流集中。轨道交通警察通过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立即发现大客流预警信号,及时通知车站并启动“四长联动”应急预案,开展客流分流和公共秩序维护,有效应对因运营故障造成的车站内及周边大客流集中。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黄埔区是上海的中心城市。有许多旅游热点,如南京路、外滩、豫园、新天地、田子坊等。每个重要节点都必然会形成一个大的客流聚集区,尤其是从南京路到外滩的游客聚集区,安保工作压力很大。

在人们聚集的公共场所疏导大量客流是一个必须克服的难题。上海警方通过科技创新,积极运用“客流眼”、“客流热点图”等科技手段对客流数量和发展趋势进行监控和预警,并不断积累数据。

黄浦分局指挥中心主任黄志静表示,目前,黄浦分局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客流监控预警指挥系统”,基本实现了对短期客流趋势的预测。该系统还可以与前几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掌握人流的变化规律。基于大数据提供的实时数据和人员流动的变化趋势,可以准确调整和改进安全方案,并根据人员流动的实际情况准确实施政策,从而实现更加科学灵活的警务使用。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2017年12月31日晚,在新年安保工作倒计时之际,上海警方出动8100多名保安警察,面对自发聚集在外滩迎接新年的人群。根据“客流眼”、“wifi嗅探”和“客流热点图”提供的准确预警信息,从当天下午4点开始,公安民警上岗,对南京东路实施交通管制,并对外滩河堤部分通道实施“只上不下”措施。当晚11点,《人流热点图》显示,外滩地区的人流持续增加,警方迅速对中山东路实施交通管制,并开通了供人们行走的道路。同时,外滩堤岸各通道均采取“只下不上”的措施,并在四川路南京路口实施远程分流措施,缓解外滩压力。1月1日零时,外滩滨水区的人流高峰达到了8.5万人。1日零时30分,外滩地区的人流基本疏散完毕。据统计,当日外滩河堤区累计游客人数超过32万,创下近年新高。然而,由于准确的早期预警,充分的预先计划,一切都井井有条。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解决高层消防难题

除了脚下的地铁,头顶的摩天大楼也是对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的巨大挑战。目前,上海有36000多栋高层建筑。高层消防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今年以来,上海警方结合正在进行的高层建筑综合消防安全管理,探索建立“互联网+N”高层建筑消防管理机制,试点建设智能建筑安防系统,通过烟雾、温度等传感设施即时感知火灾,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建筑负责人”和“楼层负责人”身上,确保火灾在初期小范围内尽早扑灭。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黄埔区南苑小区建于1993年。社区内有7栋高层建筑和32栋多层建筑,均为售后公房。常住人口超过6000人,其中约三分之一是60岁以上的老人。

为解决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薄弱、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未落实的问题,南苑小区利用政府“智慧城市”建设,为住宅小区安装物联网系统,对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实施24小时监控,实现智能预警和预防。

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立即将报警信息推至物业维修人员的手机应用,并上传至黄埔区消防大数据平台。通过监控大数据平台,消防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预警,督促相关单位按照职责及时履行职责,从而实现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的高效管理。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从黄浦江向西望去,320米高、被誉为“浦西第一高楼”的玉兰广场赫然耸立。为了实现“零火灾、零事故、最安全”的目标,消防部门与物业、安防公司共同设计开发了消防物联网系统,构建了空燃气监控报警系统、建筑港口系统和逃生地图应用,构建了“智联3+1”消防管理模式,对建筑物进行24小时动态监控和综合评判。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目前,玉兰广场已建成“六大主机支持的火灾自动报警”、“分区复合重力供水自动喷水灭火”、“高、中、低区域自动机械控烟排烟”、“超高层重点区域气体灭火”和“高压细水雾”五大系统。高压细水雾系统利用专用喷嘴将消防水细化成粒径为10-100微米的细水雾,遇火后迅速汽化,体积膨胀1700-5800倍,实现大量吸热、快速降温和隔氧;烟气燃尽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全新的环保气体灭火系统,它可以消除空气体中的助燃氧气,实现灭火,保证该区域人员的自由呼吸。木兰花广场的三楼、十八楼、三十四楼、五十楼和六十六楼也有防火区。每个避难区平均可容纳3,400人,当建筑物满了时,为17,000人提供疏散、避难和救援区。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除了硬件和设备的升级,智能化管理也成了玉兰广场的“手铐”。消防物联网系统起到建筑火灾报警、设施巡查和巡查监管的作用。出现异常时,大厦内的消防系统、智能物联网手机应用和消防平台会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号,并将信息推送给物业消防管理员、微型消防站成员和消防设施维护人员,以便第一时间定位火灾报警区域,第一时间启动响应程序,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应急处理;空气体监测报警系统,可实时监测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空浓度指标。如有异常,立即报警,并与常规火灾探测系统一起,为建筑火灾报警创造“双保险”;大楼口系统通过监控进出大楼人员佩戴的ic卡识别大楼的楼层和面积,准确监控每层的人数和分布,为紧急动员和疏散逃生提供辅助支持;在逃生地图应用程序中,大楼内的所有人和访客扫描代码并注意木兰广场的公共号码,然后立即按楼层平面图,以明确楼层上消防设施的位置、逃生路线和安全出口。万一发生火灾,他们可以按照路线迅速逃生。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提高社会安全指数

年末和年初是各类金融侵权案件的高发时期。昨天下午,虹口区欧阳路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林深在欧阳花园小区巡逻。突然,他的手机震动了,屏幕上弹出一条信息:“你有新的报警信息。”点击后,林深毫无问题地来到一个门口,把一个流浪的人带回居委会询问。原来,这个人在社区里游荡了很长时间,进了几个门口,但从来没有敲门。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警方如何准确掌握可疑人员的下落?在这背后,一整套高科技设备正在发挥作用。记者从上海警方了解到,欧阳花园作为上海市“智能公安”建设试点社区之一,通过人脸生物特征识别、物联网、数据模型构建等技术,构建了智能社区防控服务网络。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在另一个试点社区杨浦区崆江街,基于高德2D地图引擎,将真实人口、真实房屋、真实单位、真实安全设施、真实电力设备和实时报警的“六真实”信息全部收集并显示在电子地图上。

一套“动态实时感知”系统通过整合遍布街道区域的16000多台智能信息采集设备和周边非法捕捉探头等监控设备,可以实时控制街区和社区的各种信息,时刻保护居民的安全。根据预设的数据模型,一旦有可疑人员进入社区,或者有人在社区内做出各种异常行为,系统会立即将报警信息推送至社区警察和物业保安电话。社区中的门磁、烟雾感应、智能井盖、微型卡口、智能门禁等传感设备也实现了“物联网”。消防栓故障和井盖位移会自动报警。

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目前,上海正在进行社会智能保障建设试点。上海警方表示,未来,在上海的街道、单位、地下空房间等处设置非传感检测等数据采集设备,挖掘并整合人流、通信网络、环境因素以及水、电、气、井盖、消防等,大约需要三年时间。以多渠道和深入的方式。利用智能消防传感系统、网络传感检测系统、公共安全相关应用系统等智能安防系统,可以实现有效识别认证、入侵报警、联动控制、管理监控,提升公共安全防控、查处犯罪、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上海应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风险与挑战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5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