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5字,读完约4分钟
描述:“全国听力障碍诊疗中心联盟”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签署合同,为该医院设立图片
为促进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努力提高听力障碍的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牵头,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参与的“全国听力障碍诊疗中心联盟”今天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签署成立。首批签约单位是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近100家医疗机构。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听力筛查专家组组长、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耳聋防治技术指导组组长、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昊教授介绍,该联盟的成立是为了应对国家未来在疾病多中心研究和网络资源共享方面一体化布局的趋势。 迫切需要建立听力障碍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多层次合作交流机制,促进各方合作共赢。 他说,随着联盟的建立,预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它将成为一个专业优势明显、管理精细、服务优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学科特色鲜明的全国听力障碍诊疗中心联盟。
吴昊表示,目前,全球约有2.78亿人患有中度以上听力损失。2006年第二次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有2780万听力和语言障碍者,占残疾人总数的33.52%。有800,000名7岁以下的失聪儿童患有听力和语言残疾,失聪儿童的人数正以每年30,000人的速度增长。这组令人震惊的数字表明,在中国预防和治疗耳聋是当务之急。
人工耳蜗植入被认为是让重度耳聋患者回归发声世界的最佳方式。然而,以80万名7岁以下的聋儿为例,这将花费1200亿元,据估计,在中国为所有聋人进行人工耳蜗手术至少要花费3.6万亿元。这笔庞大的财政支出将给中国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以我国现有的国力,仍然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为了使全社会重视听力健康,及早发现和预防听力损失,减少聋哑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出生,提高全民素质,中国政府于2000年将每年的3月3日定为“爱耳日”。为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目标,有效降低聋哑发病率,卫生部于2004年12月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标准》正式纳入《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
耳聋的防治主要包括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防治。半个世纪以来,传导性耳聋取得了成熟的经验,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防治是耳聋基础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十年来,我国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基础研究和干预治疗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有望在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尽管我国在耳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耳聋的防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
据了解,为更好地推进中国耳聋防治体系建设,今年除成立“全国耳聋诊疗中心联盟”外,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耳聋防治技术指导小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耳聋防治合作中心主办的2018中国耳聋防治大会将于9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在《2018-2025年全国耳聋防治规划》的指导下,会议将构建全国耳聋防治康复服务网络,完善耳聋防治康复技术合作体系,促进中国耳聋防治和保健事业的发展。
相关链接
吴昊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从1996年到1998年,他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学习和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上海市耳鼻咽喉科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耳鼻咽喉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分会当选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国家卫生计生委听力筛查专家组组长。世界卫生组织耳聋预防中心常务委员、东亚耳鼻喉科学会会长、《中国耳鼻喉科头颈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耳鼻喉科颅底外科杂志》副主编。
作为科技部R&D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过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如卫生部卫生与公益产业专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重点研究项目等。201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获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推广奖,2010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奖,2010年获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奖,2007年获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