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06字,读完约7分钟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公民生活的基本平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需要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年初,豫园街道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启动2018“志愿者小时”工程,围绕豫园地区建设发展和居民实际需求,紧紧围绕文明生活、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管理、文明服务五大主题,动员更多居住和工作在豫园的居民和员工加入“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团队。他们将通过志愿服务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为社区邻里解决身边的困难,为街道社会治理的探索和创新做出贡献。
如何在解决旧城居民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创新型社会治理工作?豫园街道党工委书记曹炯表示:“创新型社会治理正在迎来一个‘新时代’。”豫园地区在提高社区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水平的同时,面临着不同群体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在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变;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不变;坚持团结,统一各方的工作方法。”
新的“据点”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
近日,位于富友路225号富友商业大厦六楼的豫园小商品市场的党建(集团)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人头攒动,市场上80名党员和商家纷纷前来参观他们的“新家”。
豫园地区有18个小商品市场和5000多个农户,其中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豫园小商品市场党委书记冯金来告诉记者:“当初,小商品市场只有8个党员。但不管有多少人,我们都坚持要建分行。”2001年,豫园社区个体劳动者党支部成立,揭开了豫园市场党建工作的第一页。2009年,豫园社区小商品市场党支部正式成立。党组织建立的时候,也要带群众组织建设。在豫园街道办事处党支部的指导和领导下,豫园小商品市场联合会、市场集团总支部和妇女协会相继成立;干部民兵排、少数民族联络站、市场安全检查监督队等团组织也应运而生。
结合今年豫园街的“大调查”,街道和小商品市场党总支召开了4次座谈会,市场党组织书记、普通党员、企业职工和物业管理人员参加了座谈会,并进一步提问,最终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提升为“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一是平台具体化,在豫园小商品市场设立党建(群)服务站,在18个小商品市场设立党群服务点。二是服务网格化,建立市场党建网格化管理机制,每个市场配备一名党员网格化领导,党员责任区以网格成员为单位。第三,互动信息化。街道党务工作委员会将建立并开放“党建”应用程序,为市场中的党员和商户提供信息发布、党务学习、党群沟通、工作日志、掌上服务、活动(服务)预约、需求信息等掌上服务功能。第四,团队是专业化的。街道依托社区党校平台,组织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开展党务培训。同时,专门安排1名党建联络员和2名集团联络员与市场总党支部一起工作,加强对市场党建工作的个性化指导。第五,教育正常化。市场党组织会同市场监管、城管、商场等部门和单位,开展市场党员示范点和文明诚信业户“双创新活动”,推出一批经营效益好、商品质量好、卫生标准高的示范商户并挂牌。第六,活动形式多样,市场党群组织紧紧围绕市场党员和商家的生活经营需要,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群活动。例如,服务站每月举办一次商务研讨会,邀请专家讨论法律、法规和业务发展。开设了“外国人居留证解读”、“市场营销”、“产品包装与摄影”等课程,使商家受益匪浅。
目前,服务站为辖区内居民和商户提供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受理、党员学习教育、党群活动登记、自助体检、医疗救助、图书借阅、购票和免费租用公共雨具等8项规范化服务,为小商品市场经营者转型发展定制23项党群活动和咨询讲座,提升企业和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帮助创新、创业和转型发展。冯金来表示,在此期间,最受欢迎的是“健康小屋”自助体检项目,志愿者每周一至周五下午2: 00至4: 00为居民、商家和员工提供体检服务,医生每周三坐在大厅里进行健康咨询。商人通常忙于生意,经常忽视自己的健康。这个项目就像在他们周围安装一个“健康管家”。
公益联盟倡导慈善精神
创新社会治理,建设美好家园,必须与社会力量携手,帮助困难群众走出生活困境。无论是老居民还是“新上海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儿童,都应该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去年12月28日,豫园街道与辖区内企业联手打造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号召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突出非公有制企业致富的良好形象,边思考源头、边进步,正式成立上海黄埔豫园社会公益事务联盟(以下简称豫园公益联盟),使街道与企业联手,努力把社区公益事业和创新型社会治理工作做得实事求是、精于实效、突出特色。
豫园公益联盟通过在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单位、企业和各年龄段的居民和志愿者参与。去年,豫园公益联盟组织了“豫园爱心慈善义卖”慈善活动,并邀请专业合作机构为社区贫困学生举办绘画讲座。然后,学生的画被慈善义卖所购买,捐款被捐赠给这些成对的贫困学生。豫园公益联盟负责人谷玮表示:“通过传授技能和向慈善机构出售‘回购’,这些孩子掌握了技能,成为了小‘劳工’。”让他们认识到他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接受者,从而树立他们自力更生的正确价值观。”这些孩子中的许多人都加入了街上的小志愿者队伍,成为社区老人亲密的“小棉袄”。
豫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叶兰芳表示:“今后,街道将继续开展各项公益项目,发扬‘互助、友谊、奉献、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通过热情服务为豫园老城区带来温暖和温暖。”
广泛参与推广新模式
在1.19平方公里的豫园小区,既有高档住宅小区,也有二层以下的旧建筑;名片上既有“豫园景区”又有“小龙虾街”;这里有大井亭、石春堂等文物保护建筑,还有海上梨园、吴彤书店等新的文化时尚地标。与此同时,在豫园居住和游览的群体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群体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趋势。例如,一些居民希望通过旧的改革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一些人希望通过参与自治来提高他们的个人价值;一些游客喜欢“捣乱”,品尝美味的食物,而另一些人则渴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推进创新型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有必要将这些看似对立的区域、居民和商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充满活力的新格局。豫园大客流群众志愿服务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市多所高校、社区单位和居民区的500多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未来几年,街道还将以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的物化建设和运营为契机,动员更多的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打造和培育一批具有豫园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使志愿者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街道党工委书记曹炯表示,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巩固综合环境治理的成果,还是建设“美丽家园”,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永远是一切工作的最强有力的后盾。“我们要紧紧依靠沿线的居民和商人,倾听他们的声音,培养自治和共治的骨干力量,让居民做居民的工作,让商人做商人的工作。只有真正做到群众参与,我们的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最广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