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7字,读完约3分钟
这不是一部科幻电影,而是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台风万比亚于今年8月17日登陆上海,全市启动预警,确保城市平稳有序运行。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保证城市安全可靠的供电,这是在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项目——“虚拟电厂”(黄埔区一期)建设完成后首次投入运行。
8月17日12: 00-13: 00,在电力负荷高峰期,黄浦区发改委承担的全国需求侧示范项目“黄浦区虚拟电厂”正在有序组织实施“虚拟发电”。通过虚拟电厂运行调度平台的智能数据指令,该区域104栋签约商业建筑作为虚拟发电节点同时投入运行。合理调整他们的respective/きだよきだよきだよききだよききだよ0/room,降低峰值功率,并在一小时内实际降低电力负荷20.12兆瓦,其中,科技之都的降低负荷达到1095.8千瓦
建筑经济是黄埔的支柱经济。如何利用虚拟电厂建设实现环保节能?黄埔区在建筑物上建造了虚拟发电厂,这使得建筑物利用电力进行调峰,并使“虚拟发电”成为现实。虚拟电厂作为上海未来智能电网架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有效缓解恶劣气候和高峰负荷下的供电压力,进而在全社会用户侧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其承载作用。
在黄埔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一期)建设中,共组织了11次需求响应活动,形成了常态化的“释放-响应”机制,共参与595个建筑(次),总削减量为75.79兆瓦,并通过集群区商业建筑的灵活性。可调负荷资源,培育需求侧的“权力海绵”,实现“需求弹性、供需协调”,依托能源互联网管理,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示范项目建设的要求,黄浦区发改委明确了目标,制定了“一批建筑、一个平台、一点创新”的推广计划,积极落实项目资金,鼓励和引导辖区内商业建筑重视和参与虚拟电厂的共建。同时,为项目承包商和建筑物业提供沟通和互动的渠道,并牵头组织多次项目协调会,形成长效沟通机制,确保项目有序有效发展,使政府的指导和监督权始终贯穿于项目之中。腾天公司作为黄埔区虚拟电厂的具体承包商,开展了“虚拟发电”能力开发、需求侧虚拟电厂运营平台应用平台建设、自动需求响应系统试点等工作。,共完成了105栋商业建筑的需求响应培训,100栋建筑签约,虚拟发电能力初具规模。通过虚拟电厂调度运行平台,完成了“虚拟发电”的全过程管理,如发电资源审核登记、发电调度计划和任务管理、发电运行监控、用户评估和结算等。,以及各种典型的用户资源(电力、太阳能光伏、充电桩等。)以集成和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管理。
在黄埔区虚拟电厂的运行中,充分发挥了建筑物的调峰能力。例如,8月17日,首都科技城的用户是“虚拟发电”任务中的主要调峰企业,管理人员提前对建筑物进行预冷,并调整相应的照明和制冷设备的运行策略,以在不影响建筑环境舒适度的情况下将电力负荷降至最低。
黄埔区将进一步扩大“虚拟电厂”用户参与规模,进一步实现区域商业建筑全覆盖,加快资源开发,实现资源需求自动响应技术升级,提升资源的智能化、自动化、规模化和多样化特征,持续运营大数据支撑、互联网授权的“虚拟电厂”,深化需求响应机制市场化探索和研究,推进市场化进程,成为上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释放全国领先示范效应的独特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