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0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网沧州9月24日电(崔涛刘广和)是第六届京津冀非遗联展的演出现场,59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沧州武术的代表传播者石同鼎最多的是“传承”两个字。

24日,第六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在沧州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开幕,183个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出现在这里。

图59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沧州武术的代表传承人石同鼎带领弟子上台表演。 韩冰摄

石同鼎是泊头六合拳的第八代传人,他从小跟着父亲学武。 2002年石同鼎建了六合武馆,开始给弟子练习武术。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理解六合拳,石同鼎在直播平台开设了账号,通过“云”继承了非遗产文化。

在这次武术展演中,石同鼎祖孙三代同台演出,表演了六合刀、六合大枪、六合拳的武术套路。 舞台上,石同鼎的学生们表演一贯,动作有力,受到观众的喝彩。

“希望通过这次展示六合拳的魅力,让更多人理解六合拳,练习六合拳,大力发挥六合拳,让六合拳面向世界。 ”。 石同鼎说。

图为天津市无形文化遗产“葫芦庐”制作技术展台前,第五代周世珍向一些参观者介绍葫芦工艺品。 韩冰摄

在北京赞风筝制作技术的展台前,来自北京的传承人杨利平向参观的学生们介绍了这项古老的技术,送去了一些精巧的风筝。

“这个风筝上画着猫、蝴蝶、牡丹,它的谐音叫“耀武富贵”,意思是老年人的富贵吉祥、健康长寿。 ”。 杨利平说。

杨利平说,这些风筝中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他希望这些风筝在年轻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理解这种古老的技艺,喜欢这种技艺。

在天津市无形文化遗产“葫芦庐”制作技术的展台前,第五代周世珍向参观展示的观众介绍葫芦工艺品的范围控制技术。 在这个展台上,观众停下了脚步,用葫芦做的碗和德利等日常生活用品。

“《葫芦庐》始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葫芦庐》的寓意是制作葫芦的家,葫芦的制作技术非常广泛。 我们首先继承的是范制葫芦的技术,用模具使葫芦按照人的意志成长成形。 ”。

为北京做燕风筝。 韩冰摄

周世珍说,作为这种技艺的传人,他们一直在创新,创作出许多用葫芦制作的日常用品,将葫芦工艺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他们在天津开了一个葫芦博物馆,成为面向学生的“葫芦庐”制作技术的教育基地,希望这项技术能在民间大显身手。

联展期间,沧州文化艺术中心演出的非遗留杂技诗剧《一船明月越过沧州》充分表现了沧州杂技的神韵,由祖先沧州历史名人《纪晓岚》连接节目,探索性地结合杂技、舞蹈和全息投影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 (完)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大运河畔的京津冀非遗“盛宴”:老文化 新传承”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2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