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0字,读完约3分钟
周慧玲是小东门街道金坛居委会的一名居民,也是一位著名的垃圾分类“大师”。这个头衔根本没有“虚拟头”,因为她已经为家庭垃圾分类10年了,几乎所有关于垃圾处理的问题都不能打败她。
上海继续推进垃圾分类。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这让周慧玲感到兴奋:“我的个人习惯终于引领了一种时尚。”如今,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社区和街道上。"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概念和垃圾分类技巧."不,不久前,她带着一群小学生编了一本垃圾分类快板书,走进社区给阿姨和妈妈唱歌;她还组织了一群“忘记了一年之交”的老老少少的志愿者,为老城的垃圾区画了漂亮的画...
如何培养一个家庭的垃圾分类习惯?周慧玲最有发言权。上世纪末,她居住的永泰街社区还没有放置垃圾桶。每天早上和下午,普通人都会把几袋垃圾扔在路边,很快它们就会堆积成山。每个人经过时都得舔舔鼻子;后来,在永泰街前后设置了一个垃圾桶,周围社区产生的垃圾终于有了去处,环境也逐渐得到改善。“然而,环境仍然受到影响,因为垃圾没有分类,产生量很大。”周慧玲说,有一年她出国留学的儿子回家探亲,告诉她对家乡的第一印象是“有点脏”,这让她觉得很尴尬。特别是,我听了我儿子在国外的故事,即使我处理了一个废弃的电器,我也要等很长时间,当一种特殊的垃圾被放在周慧玲身上时,他被深深地感动了。
“其他国家可以得到很好的份额,为什么我们不能分?”从她自己开始,她把她的垃圾桶分为干型和湿型,而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则分开存放。
起初,这种新的生活习惯不太容易接受。“特别是,当时上海没有实行垃圾分类和运输。分离出来的垃圾最终还是要扔进同一个桶里,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人们的积极性。”然而,周慧玲没有放弃,仍然坚持区分干湿,还带领他的邻居一起学习。渐渐地,你越准确,你就越舒服。如今,永泰街的垃圾投放点已经被干湿分离的双桶所取代,干湿垃圾得到了严格的收集和运输。周慧玲的“旧习惯”终于变成了“新时尚”。
周慧玲已经退休五年了,平日里是社区的活跃成员。四年前,她发起并负责社区自治项目“牵手,红房子”。她和社区里的一群老人一起做志愿者,负责清理“谷蛋白巷”的街道垃圾。到今年,志愿者的人数从6人增加到43人,附近小学的一群孩子也加入了进来。每个星期五下午,老人和年轻人都会上街,用汗水换来清新的街道。
"现在,我们的志愿者活动增加了垃圾分类的内容."周慧玲说。不久前,该小组组织了一次“垃圾分类”的壁画活动,有小学生和社区志愿者参加。一方面,它美化了老城区的垃圾房和周围环境,也激发了许多居民的环保意识。“尤其是孩子参与之后,他们会在家里影响大人。小手握着大手,营造良好的环境。”周慧玲介绍说,她已经探索和总结了便于居民操作的垃圾分类技巧和分类项目活动,如“知识竞赛”、“骑术宣传”和“清洁家园”,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逐步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将各种社区活动结合起来,开展零距离实地考察、垃圾分类定向竞赛、知识普及等活动,并通过大型主题讲座,向大家讲述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如何分类的具体问题。还准备在胡同内设计一些垃圾分类互动游戏,既好玩又好玩,让居民加深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图片说明:周阿姨正在向社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