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3字,读完约3分钟
描述:参加这次演出的音乐家是打击乐学生中最好的。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青年报》报道,另一个支持上海年轻音乐家的平台已经全面启动。9月1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未来音乐家”系列音乐会试运营后的“第一炮”——“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之星——打击乐乐团音乐会”,在位于豫园的“豫剧上海剧院”正式上演,吸引了近300名打击乐爱好者、市民和游客。“我很快就要参加国际比赛了。这个平台帮助我很好地热身。”将代表尚银和中国参加第74届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的杨告诉记者。
当日的音乐会上,包括杨、在内的多位杰出打击乐手为观众演奏了八首打击乐器,包括马林巴的独奏曲《纯净》、打击乐队《再沸b》及小鼓《坦陀罗》。艺术水平和难度极高,市民们也意识到了打击乐的魅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未来音乐家”的所有音乐会都加入了音乐指导,介绍了表演形式、技巧和乐器特点等。,并对音乐会作出简单而通俗的诠释,这也使观众增强了对音乐的理解。“过去,我总觉得打击乐是一种架子鼓,或者是苹果手机里的马林巴铃声。”在豫园巡回演出、看海报、听音乐会的观众马女士对记者说,“打击乐之所以如此丰富,是因为现在才开始流行。”
这也让杨等同学感到非常欣慰。"实际上,我认为打击乐越来越接近普通市民了."他说,随着打击乐的流行,许多人发现打击乐现在形式非常多样,可塑性很强。“不像钢琴,我们只是坐在钢琴前,弹奏同样的东西。我们可以换很多鼓和锤子,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音色。现在这已经成为打击乐的一个非常迷人的地方。”
他说,随着像“未来音乐家”这样的流行平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打击乐,这也将大大有助于打击乐的发展。“过去,我只认为打击乐是乐队中的一种声音,它被认为是一种彩色乐器,点缀着整个音乐。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品使得打击乐走上舞台,成为主要的乐器,观众也越来越多。它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杨的想法也是尚银推出“未来乐手”的出发点之一。"这是我们把文化和教育结合起来的另一个重要措施."这一系列音乐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尚银一直坚持让教学和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所有参加‘未来音乐家’演出的优秀青年音乐家都是我们优秀的青年音乐家。这个平台不仅培养人才,还为社会提供文化消费产品。”
与此同时,与上海人民大舞台合作,这一系列的音乐会将在其豫园剧院举行,这也将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让‘上海文化’品牌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据报道,“未来音乐家”系列音乐会已安排在今年12月中旬。除了国定假日外,基本上每个月的星期天都会举办一场两类音乐会(下午和晚上),向各个方向培养年轻的音乐家,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音乐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