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6字,读完约4分钟
据黄浦区新闻报道:“如果没有法律援助,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这笔钱!”日前,在黄浦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调解室,43名职工直接讨回了企业拖欠的38万元工资,在区总工会、区人民社会保障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和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共同努力下,维权行动仅用了20天。
节日前员工工资拖欠突发纠纷
“前一天,老板跟我们说好了国庆节的安排。第二天早上我去上班时,发现门关着,老板贴了张纸条。”今年9月,10多名员工来到黄浦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法律援助窗口,诉说老板拖欠他们的工资。像许多来捍卫自己权利的工人一样,他们的脸上流露出焦虑和不知所措的表情,只想尽快拿到工资。
在安抚了工人们的情绪后,黄浦区总工会法律援助窗口的律师们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情况:他们原本是该区一家餐饮企业的员工,很多人是来和厨师一起工作的,很少签订劳动合同,一些工人分散在浦东、宝山等地区。他们告诉相关人员,还有30多名与他们处境相同的人,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住在上海的出租房里,没有一个月的工资几乎无法继续生活。接待期间,区总工会和区劳动仲裁窗口工作人员在稳定情绪的同时,做好相应政策和法律的答疑工作,引导他们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方联系”收回拖欠工资
此时,区总工会一了解到这一情况,就启动了与四方联动相关成员单位的联动和调整机制,并开始研究分析案例,制定应对方案,为快速解决突发性群体性劳动争议开辟绿色通道。随着工作的深入,四方联合维权小组在此案中发现了两大问题:一是此次劳动争议涉及的43名员工受教育程度不一,其中有几个是文盲,只签自己的名字,不会写各种回复申请;第二,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必须到场,配合有关部门解决员工的需求,否则无法处理。
针对这些现状,维权小组成员在国庆期间对43名工人的情况进行了梳理,派出8名工人法律维权援助律师将工人分成4组,指导他们填写劳动仲裁和工会法律援助的申请材料,部分工人援助律师帮助他们撰写法律文件。
国庆节前的最后一天,区劳动监察大队、区劳动人事仲裁院和区总工会主动上门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告知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根据目前的情况,如果所有员工都把你的企业告上法庭,他们很可能会被判刑事责任。作为公司的负责人,你应该考虑清楚。”在法理与法律相结合的情况下,企业负责人表示,假期后企业将逐步偿还拖欠的员工工资。
“当你听到公司负责人松口,事情就简单了。”援助律师告诉记者,国庆后,区总工会、区劳动仲裁和区劳动监察大队再次召集企业与这43名工人进行面对面的协商和调解。
“虽然从工人的角度来看,企业没有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可以给他们双倍的经济补偿,但企业提出,他们可以直接用现金偿还工资,工人愿意接受。”在四方联动维权小组的调解下,职工接受了企业提出的调解方案,最终与企业达成了调解协议。该企业还首次向工人支付了拖欠的38万多元工资,剩余工资将根据调解协议逐步支付。
“一个身体和两个翅膀”插有翅膀以保障权利
事实上,帮助工人如此迅速地获得工资的最重要原因是依靠黄浦区人民法院、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司法局和区总工会健全的劳动争议联动和联合调整的工作机制。
“这一机制不仅加快了劳动争议的调解速度,而且没有遗漏任何劳动争议案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在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法院还是在区人民法院的窗口旁边,都设立了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窗口,同时在14个街道基层党群服务站提供了相应的工会法律援助“零门槛”服务,充分发挥了职工法律援助志愿者和工会劳动关系工作指导员的“两翼”作用,真正实现了职工维权服务。
在此基础上,黄埔“四方联动”维权团队将进一步推进劳资冲突调查预警,完善群体性冲突处理机制,将利益纠纷纳入集体协商解决,引导员工依法理性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