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37字,读完约8分钟
描述:外滩的夜景五彩缤纷,景观照明是当之无愧的点睛之笔。
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开始在外滩及其周边地区建造景观照明。这些年来。外滩的经典夜景深深印在中外游客心中。2018年,在上海市和黄浦区政府的推动下,外滩景观照明迎来了新一轮的优化。市民和游客的感受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外滩优化的夜景有更完美的视角,可以忍受各种过滤器的“折磨”。近两年来,负责外滩景观照明设计和施工管理的黄浦区照明研究所团队从未停歇,不断改善和优化外滩夜景,并在细微之处做了大量意想不到的工作。
适当限制的美学突破
“两年前,我听说外滩景观照明要优化升级,很多业内专家评论说,‘外滩夜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的确,传统的景观照明技术和艺术表现已经在外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黄浦区邓晶研究所的成员回忆说,上海的两级政府要求外滩夜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即保持“三年国际领先,五年不落后”。我们知道创新是外滩夜景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外滩景观灯的确有很多技术突破:1.2公里核心段,涉及27个结构,全部12000套灯具实现了逐点联动控制,系统模拟舞台控制,“bim智能控制系统”可以监控景观灯的“全生命周期”,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然而,在邓晶黄埔区研究院的成员看来,技术突破和审美突破决定了外滩夜景能够达到的高度。
多年来,外滩的景观照明主要是静态照明,几乎没有动态变化;在这个优化中,使灯光“移动”是一个很大的变化。随着新的景观照明技术的出现,让灯光“移动”并不困难。困难在于如何“移动”。“外滩的老建筑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外滩的夜景在游客眼中有着经典的形象。在外滩景观照明优化之初,我们就明确表示一定要有所突破,但一定要把握规模和尺度。”黄浦区邓晶学会会员这样说。
为了确定外滩夜景的颜色,设计师们看了很多世界名画,最后从俄罗斯画家艾沃佐夫斯基19世纪创作的名画《九波》中获得灵感。据说每当海上发生风暴,第九波是最危险和最可怕的。《九级浪》展示了人们征服九级风暴的场景:天空空云雾缭绕,但一束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海浪上,反射出明亮透明的光芒,给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们以光明和信心。
有人说,在优化的外滩景观照明中,可以看到“旭日的金色,明月的白色,日出日落时的亮度变化”。这是设计师想要展示的效果。他们用3000千的色温来模拟月光,用1800千的色温来模拟日出,并在这些色温区间内灵活地创造出亮度的变化,使得外滩在保持原有气质的同时展现出了可见的、可感知的活力。
从人的角度看外滩
前一段时间,黄埔区邓晶学院的几名成员跑到对面的浦东滨江区,连续几个晚上,从另一边眺望外滩的夜景,不停地拍摄和观看,给自己的作品“挑一个洞”。
描述:受访者提供
外滩的夜景是给谁看的?这是设计团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外滩有很多经典的俯瞰场景,非常壮观。我们开玩笑说这是“上帝的视角”;但游客很难从这个角度来看外滩。”黄埔区照明研究所的成员表示,因此,在这次优化中,他们决定从市民和游客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景观照明。
无论游客站在哪里,设计师都会去。外滩的露台上有许多专业摄影摊位。设计师从一个房子跑到另一个房子,从一个房子到另一个房子观察:为什么摄影师从这个角度而不是那个角度拍照?是不是因为那个角度有问题,所以你不能从那个角度拍照?你不拍照的地方是设计师“再创造”和“再化妆”的地方。设计师还一遍又一遍地去河边的水上巴士和路上的观光巴士,问司机“怎么走路线,什么时候走”,因为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段会有不同的灯光。因此,外滩具有“行人视角”、“游船视角”等夜景效果,大部分努力都放在市民和游客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到的地方。
“以人为本”的理念无处不在。观看灯的人的感觉被考虑在内,并且被灯照亮的人的感觉也被考虑在内。外滩的旧建筑里有阳台和露台。设计师们已经站起来,一个接一个地体验它们。在外滩六号,设计师发现坐在室内很不舒服,因为从外面到天花板的光线有点刺眼。因此,他们在6号外滩的灯光上加了一个挡光板,并换成了交叉照明。
和平宾馆楼上有一个观景阳台,角落的地面上有一个光源。爬上上层露台后,设计师发现几乎每个在角落吸烟的客人都会踩到光源,因为光源发出的光让他们感觉不舒服。因此,设计师增加了一道屏障,并调整了光源的角度,使光源不再直接照射人。
谈到前景,还有一个插曲需要提及。当市区联手改善外滩景观照明时,他们举办了一个名为“达到最好”的内部研讨会,并向国内外专家发布了“英雄帖”,邀请了行业大师、主要团队和标准非常严格的前沿设计师,还邀请了文化保护专家、旅游专家、知名摄影师和艺术家跨界。本次研讨会不仅汇集了与会者的建议,也为跨界设计团队的组建奠定了基础:新组建的设计团队不仅有灯光设计师,还有文化保护专家、旅游专家、著名摄影师和艺术家等。
“跨境人士从专业的角度看待我们的作品,使用自己的背景,这在外滩景观照明设计中从未出现过。”黄浦区邓晶研究所的一名成员说。团队中的文化保护专家在为外滩旧建筑创作景观照明时,会从建筑美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观点,给照明专业设计师很多启发。哪些细节应该突出,哪些细节之间的过渡和变化应该完美地展示出来。最后,旧建筑的夜景最受称赞。很多人用“光雕”这个词来形容:用光雕刻建筑来恢复建筑的美。
夜灯的设计还应考虑白天的影响
从去年开始,外滩(福州路附近)的露台增加了一组城市小品——三把不同大小的白色大伞,像朵朵花瓣,上面刻着带有外滩古老建筑元素的雕花。当许多游客来到这里时,他们会坐在雨伞下休息和拍照。这组城市速写实际上是一组用来装灯具的支架。
描述:受访者提供
原来,在城市小品对面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的屋顶上有一系列的灯。晚上,灯亮了,可以照亮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的屋顶。从远处看,它非常美丽。但是,在这次装修中,设计师发现有100多套灯具,都是由7788的支架支撑的。白天从大楼外面看屋顶不是很美。
“灯具的布置不仅要考虑夜间照明时的效果,还要考虑白天不照明时的效果。”黄浦区照明与景观研究所的成员表示,此次改造的灯具应该小型化和隐蔽化,以尽量减少对白天景观的影响。
在浦东发展大厦的屋顶上摘下这些灯是第一选择;然而,有必要在室外设置一个光源。经过计算,从外滩露台到屋顶的照明效果最好。虽然外滩的露台风景如画,但他们总是试图“减去”物体。这组光源怎么能不成为露台上的“多余的东西”?因此,有了这组城市速写:伞的顶部有灯,伞成了游客放松和拍照的地方。雨伞的形状和细节设计可以与周围的风景完美融合。设计师还为这组城市小品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他们、何、她”,象征着市民和游客在外滩的相遇。
卓越和完美贯穿于景观照明优化的全过程。
起初,投射到河上的光线看起来有点暗,设计者自己说“看赝品”。经过反复调试,终于显示出天池水的蓝色和马尔代夫的蓝色。
最初,在1.2公里长的外滩核心地段有大约300根不同的杆子,这在游客眼中成了“多余的东西”。黄埔区推进“多杆融合”工程,初始杆数减少到110杆;但是设计师们仍然不满意。他们反复检查和称重每根立柱,最后把它减少到102根。“它真的被留到了必须留的程度。”黄浦区邓晶研究所的一名成员说。
2018年世博会前,优化后的外滩景观灯光亮相,外滩夜景的视频和图片在众多朋友的圈子里放映;然而,在黄浦区邓晶学院的团队看来,外滩的夜景将被空厅进一步改善。"建筑的表达可以更加准确,灯具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提高."
在2019年世博会之前,外滩景观照明又调整了一年。“游客可能不一定能看到它,因为有些调整只是灯的位置移动了几厘米,角度也转了几度。”然而,在黄浦区邓晶研究所的团队看来,调整是必要的,因为“它显示出不同的效果”。
外滩旧建筑的立体感也得到了加强。“旧建筑后面的一些建筑具有现代感。过去,我们都把这些建筑涂黑,因为我们害怕在视觉上与我们面前的旧建筑发生冲突。现在,我们正试图利用光线的色差来整合新旧建筑,呈现更具立体感的效果。”
如今,黄浦区照明研究所的团队每天都会检查每盏灯的实际效果,并不断进行调整。“我们的每个参与者都有一个“完美”的态度,并把优化外滩的夜景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项目。”黄浦区邓晶研究所的一名成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