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2字,读完约3分钟
马桥文化展览馆的建成和开放凸显了马桥文化的魅力。
马桥文化展览馆位于北松公路858号,就在马桥古文化遗址公园内。展馆总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总面积2000平方米。据了解,展馆是以“天”、“地”、“人”的创作理念为基础,以“马桥文化的历史发展”为主线,以“让文物说话,再现马桥古老的人类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基础,运用高科技和新媒体手段的一个新概念古文化展馆。
茫茫银河,时间是迷人的。
好事总是会及时发生。展览墙勾勒出上海古代文化的起源。
马家浜文化:大约7000-6000年前
松泽文化:大约6000-5300年前
良渚文化:大约5300-4300年前
钱文化:约4300-4100年前
广佛林文化:大约4100-3900年前
马桥文化:大约3900-3200年前
马桥文化是因马桥遗址的发现而得名的。马桥遗址发现于1959年。马桥遗址的考古始于1960年。经过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的多次发掘,出土了1000多件陶瓷器皿、石器、骨器和青铜制作工具等文物。场地面积也从最初的5000平方米扩大到10多万平方米。
灰色地板的墙面上印有不同大小的图案,记录着马桥古文化遗址的大事记。
展厅中央展示了当年马桥遗址的发掘场景,一组大型雕塑生动地再现了考古学家的发掘过程。
此外,这里还使用了高科技互动显示技术,这种技术被称为混合显示技术。通过旋转屏幕,扫描并拍摄真实场景。屏幕可以看到真实场景和虚拟图像的叠加。快看,马桥祖先的房子原来是这样的!
所有的东西都是灰尘。广袤的沃土不仅孕育万物,而且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在这个空的区间,我们可以看到马桥遗址发掘的意义,马桥文化的诠释,并在海地地图上找到马桥遗址的位置。
“珠岗”地层聚集示意图
据考证,马桥遗址位于北沙大堤“竹岗”上,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宽带状。“竹岗”的阶层积累主要形成于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和马桥文化的后三个阶段。以沙堤西侧一区T1011为例,分为现代耕层、马桥文化后不同时期的堆积、马桥文化时期人类文化遗产的堆积等8层区域。它展示了该地区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物质积累,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地貌特征。
时间敏感的器皿,宁静的生活。
马桥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你住在什么地方?重要的是要知道,长江带来的冲击泥沙和海潮带来的贝壳砂沉积在一起形成了“贝壳砂堤”。在马桥文化时期,先民们生活在沙滩上和两岸,靠水为生。
他们用木板、树干、树枝、竹竿、芦苇、茅草和其他材料建造房屋。房屋类型包括直线干轨建筑和单个浅孔房屋。房子的一侧还提供了木制梯子,用于进出。
如果一个工人想做好工作,他必须首先磨利他的工具。这里有马桥祖先使用的工具,如斧子、锄头、刀和镰刀,还有少量的骨角工具,如箭头、飞镖和珠子。还有大量的日用器皿,包括豆、簋、锅、鼎等,还有古、古、尊、鸭等饮用器皿。无论是劳动工具还是生活用具,都反映了马桥先民丰富的生活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鸭子水壶
马桥文化层出土各种器物的真实场景
展厅地址:北宋路858号(王华路附近)
营业时间:周二至周日9: 30-17: 00(周一休息)
交通指南:闵行5号、新津专线、881号、闵行37号
预约:64090122,1891805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