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11字,读完约7分钟
闵行区委员会副书记、区长倪
优化商业环境
加强闵行制造业
做好闵行服务
■积极打造体现闵行特色的“四大品牌”一流承载区
■政府不唱“独角戏”,每个人都演奏“交响乐”
■努力打造一批规模1000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加快时尚消费发展,促进国际知名品牌与国内市场的深度对接
■启动29项重点任务和166项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动服务、企业精准服务和投资资源管理
■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创意设计、网络信息、媒体娱乐和文化装备产业
制定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并演奏一首“交响曲”[S2/]
记者:品牌是一个城市最容易识别的标志。闵行区在“四大品牌”建设中的地位是什么?对工作推进的考虑是什么?
倪·:我认为闵行区必须在全市乃至长三角、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整体格局、生态和视野中,找到启动“四大品牌”战略的定位、作用和行动。
我们的总体定位是立足闵行区的基础和优势,积极打造体现闵行特色的“四大品牌”一流承载区。在先进性方面,坚持重点,着力打造“南高新智带”和“大红桥国际贸易带”;加强滚动实施。按照全市“1+4+x”工作体系,积极制定了几个涉及制造业、消费、文化和服务业的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了24个专项滚动计划和具体措施;突出协调联动,调动本地区15万多个市场主体、各类常驻机构和公共服务组织的积极性。政府不唱“独角戏”,但每个人都演奏“交响乐”。
推进“两带”建设,抓住机遇,全面升级
记者:刚才您提到闵行将推进“沪南高新智带”的建设。我们知道,闵行是上海的传统制造业区,也承担着创建国防和民用技术创新示范区的任务。依靠传统优势和国家战略,闵行如何更好地发挥“上海制造”品牌的作用?
倪:闵行作为上海工业发展的摇篮和上海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和区位优势。令人高兴的是,2017年,闵行区被国务院评为“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平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的地区”。
如你所述,闵行还承担了创建国防和民用技术创新示范区的任务,这不仅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闵行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在推出“上海制造”品牌的过程中,闵行应抓住机遇,率先垂范,坚持实体经济,研究制定“产业规划2.0版”,努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闵行推出“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起点,“沪南高新智带建设”依托产业资源禀赋优势,形成双城(莘庄工业区-智能制造城、临港浦江科技城-国际科技城)、双谷(紫竹高新区-东方硅谷、闵开发区-南汇谷)、两镇(武进科技时尚镇、马桥人工智能镇)和三个基地
同时,以国防和民用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和起点,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重点发展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努力打造一批规模1000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记者:闵行区如何抓住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机遇,积极承接溢出效应,大力推进“大红桥国际商务带”建设,为“上海购物”的新消费、新体验做出贡献?
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闵行推进消费升级和贸易转型的重要契机,也是我区打造“大红桥国际商务带”的重要推力。
“大红桥国际商务带”以启新路-沪闵路为发展带,以虹桥交通枢纽为核心辐射源,依托虹桥、莘庄两个副中心,打造吴中、七宝、银都路、九大行星、南方、剑川路、浦江等七个重要商务区,形成错位竞争和特色发展,闵行将与推出“上海购物”品牌相结合, 着力制定和实施推进闵行区消费升级和商业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进口博览会的带动和溢出效应,为闵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贡献力量。
到2020年,闵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125亿元。突出核心项目的示范效果,并建立一些业务基准。深化错位竞争战略,加快特色商业街区更新,促进“后街经济”发展,打造一批特色商业项目。加快时尚消费发展,促进国际知名品牌与国内市场的深度对接,向闵行引进一批国际“名店、名企、名品”。
专注于“两个区”和“四个布局”,以加强服务和创建地标[/s2/]
记者:闵行区是本市唯一批准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如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展示闵行科技服务推出“上海服务”品牌?
倪:闵行区正在全力打造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和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我们将充分发挥面向长三角的桥头堡和海内外门户的区位优势,依托以虹桥商务区为核心的“大红桥”区域,以科技服务为重点,打造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服务世界的国际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全球技术贸易成果展示中心、全球重点科技展示活动中心、国内外优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跨国技术转移机构聚集中心、技术转移和转化一站式服务交易大厅,提升科技资源配置,凸显科技服务功能。
目前,闵行聚集了300多家R&D机构,我们将积极推进R&D机构的开放和协同创新。我们正在与上海交通大学等大学合作建设“医疗机器人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所”。已落户并运营的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南方中心、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东版权登记馆、国家东方技术转移中心闵行分中心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功能日益重要。下一步,我们将对人才政策进行新一轮的修订和调整,以扩大政策的效益。积极举办2018伦敦科技周中国站、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上海)和首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逐步形成闵行成果转移和品牌转型活动。与此同时,闵行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商业环境的部署,制定并实施了《闵行区优化商业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行动计划》,启动了29项重点任务和166项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政务主动服务、企业精准服务和投资资源管理,为打造“四大品牌”创造了良好环境。
记者:闵行区如何找到闵行在打造高品位文化,特别是展示闵行传统江南文化、现代工业文化和城乡一体化文化中的位置?
倪:闵行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创意设计、网络信息、媒体娱乐和文化设备产业,形成虹桥国际贸易、七宝文化艺术、紫竹网络信息和浦江媒体演艺四大产业板块布局,加快形成文化创意产业比较优势。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增加80亿元左右。
约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全力打造主题活动,如“国际网络影视节”、“大江大河入海,别出心裁创造”等。围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上海大师赛做好衍生产业孵化和衍生产品开发工作。闵行正在大力推进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如新闵行博物馆和上海海派艺术博物馆(包括马桥文化、上海县域文化、现代工业文化和“上海谚语”国家非遗项目),将于今年内建成并开放。马桥文化(场地)展厅也将在今年内完工。
积极拓展15分钟社区文化服务圈,建设13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00个邻里中心文化空室、16个文化客房、10个城市自习室等社区文化设施。进一步打造“金秋闵行上海合唱节”、“上海浦江沪剧节”等文化活动品牌,提升“闵行文化生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