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8字,读完约5分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纠结——每天忙于工作,回家照顾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很难兼顾事业和孝顺...
除了离家不远的疗养院外,还有其他养老服务模式吗?敏敏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闵行的养老模式越来越全面和丰富!
自2014年7月以来,闵行已被确定为中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以构建“9073”养老服务模式为发展目标,以多种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形成了社区嵌入式设施规模效应、机构与社区融合发展、农村“三助”齐头并进的养老模式,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对更好养老生活的需求。
嵌入式,零距离,温度
积极推广居家养老服务
闵行区自2014年开始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以来,就提出了嵌入式养老的理念。2015年,区政府下发的《闵行区实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闵府发[2015]2号)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区将建成100个社区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
同年,由社区公共建筑配套设施改造而成的第一个拥有39张床位的微型机构投入运行,率先推动了居家养老服务。
银桥花园安老院
从2014年到2015年,闵行在社区增加并投入运营了13个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为社区老年人远离家庭和社区提供了实践经验。自2016年起,根据上海“一站式多点”养老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闵行区结合全区邻里中心建设,嵌入养老、日托、助餐功能,建成了“服务综合体”和“综合服务网络”。
新开业的京南方社区中心的日托室
闵行区通过资源整合和功能叠加,自上而下进行整合,推进街道和镇两级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效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形成居家养老“碗汤”服务模式,产生“居家养老”的示范效应。
截至2018年底,全区已建成110个老年嵌入式服务设施(包括10个养老院、14个以85个邻里中心为基础的老年综合服务中心、60个老年日间服务中心、75个社区老年餐饮服务点),建设目标提前完成。
闵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面积11.77万平方米,提前超过1000人40平方米9.7万平方米的目标。养老服务设施在各区的分布进一步改善,城乡社区覆盖日益均衡。
开放、多级和梯度
切实促进机构和社区的融合和发展
还记得去年年底敏敏告诉大家,到今年年底,闵行将在所有街道和城镇社区实现开放式养老服务的全面覆盖吗(点击此处阅读原文)?此后,闵行区推进了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侧重于三种主要服务,即五种基本服务(帮助进餐、帮助洗澡、帮助清洁、日托和短期护理)和四种扩展服务(家庭护理、护理培训、辅助设备租赁和康复保健);社区为组织提供四种支持服务(医疗服务、志愿者服务、精神慰藉服务、文化体育共享服务等)。)。
开放式养老金试点
今年,闵行区将在20个养老服务机构中打开“墙”,开展服务辐射,真正从制度上打通梯度保障链(“9073”),形成梯度养老保障的良性发展机制,力争唱响“三部曲”:
提供促进多样化服务供应和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互助,家庭式和热式
促进专业化养老金在农村地区的推广
去年12月,梅陇镇开办了具有农村特色的“五家巷敬老院”,目前已有11名老人入住该村。在推进永琏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该机构从租用的房屋中选择了两栋最适合社区养老设施的建筑,并按照养老机构的建筑设计标准进行了老化改造。
项目采用村级组织组织的“自助+互助+补贴”(生活自助、护理互助、建设运营补贴)模式,委托民营医院运营,实行优惠服务收费,为村内及周边地区老年人提供24小时生活护理。日托、家庭护理等。,并尽量让已享有政府家居照顾服务资助的农村长者,也可以选择集中在这里供养长者,让长者可以“远离家和家人”
2019年,闵行区将结合浦江、马桥、华漕等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在五节巷农村养老“三防”模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利用村民闲置的纯旧家庭住房,采取低成本的养老方式。创建“农村、自助、医疗、社区融合、居家养老”的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同时,结合前期失地农民养老金偏低的情况,闵行区正在组织农村调查,探索建立农民和征地困难人员留在养老机构的梯度补贴机制,解决农村“养老难”问题,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是闵行区多年来努力的方向。闵行正在通过多种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产业,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使居住在闵行的老年人能够有安全感,对老年人有安全感。敏敏认为,未来闵行区的养老服务资源将更加完善,居住在闵行区的老年朋友可以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享受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