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7字,读完约5分钟
立足自身区位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我们将促进商业环境的优化,提高服务水平,吸引一流人才、高端项目和优秀企业。闵行区区委书记朱近日介绍,闵行区将积极落实“发展第一”的总体要求,围绕优质发展目标,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考,增强风险意识,发挥稳中求进的“组合拳”,切实做到抓经济看政治,抓经济看实际,抓经济看实效。
加快重点项目的落地速度
今年以来,闵行区整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呈现出整体稳定、稳定和变化的趋势。一季度,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87.64亿元,同比增长5.2%。在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处于稳定压力之下。朱表示,按照5月16日李强书记主持的区委书记座谈会精神和工作要求,闵行区将紧紧围绕优质发展目标,努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朱介绍说,闵行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方向,推进优质发展。一方面,稳定优势产业的“基盘”。以“四大品牌”(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一流承载区建设为重点,建设上海南高新智带和大红桥国际贸易带,加快建设“4+4”(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国际贸易、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加快重点产业项目落地, 将工业地图转化为投资促进图和项目布局图,完善重大工业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加快项目生产要素协调。 全年共推进32个重大工业项目,其中25个工业项目总投资311亿元,7个服务项目总投资165亿元。另一方面,创造人工智能行业的“新亮点”。按照“产业优先、应用示范、产城合作”的原则,规划建设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区,重点发展智能配送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系统、智能新硬件系统等产业。目前,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市人工智能研究所等职能机构已经落户,大芦机器人、韩国现代重工业机器人、鲸鱼机器人等项目正在建设中,未来将形成1000亿规模的产业集群。此外,我们应该在国防和民用技术的工业发展一体化方面寻求突破。按照“一体多翼一基地”的布局,加快工业核心区建设,推进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华西理工大学合作项目对接启动,推进上海航天军民融合双创中心航天造星港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保达、大众国防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园建设。
此外,整个地区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一管理和控制全区存量转化区、新增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等土地资源,制定存量工业资源转化三年行动计划。年初,集中签署了50个高质量的工业项目。今年,2562亩存量资源将转化为地块,1859亩零散地块将转化为地块。
建立制造创新中心
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闵行计划成为全市最具创新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功能集群之一。朱介绍说,闵行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以南的重要核心承载区。闵行应打造高技术创新高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并计划将其打造成为全市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功能集群之一。
闵行将在现有中国师范大学-海法大学转化科学技术研究所、医学机器人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所共10个的基础上,继续建设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的平台和国际化的技术转移渠道。巩固“0号湾”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品牌效应,围绕交通大学打造“百万人创造集聚区”,提升成果转化、创新引领、产业孵化、产业服务、人才培养五大功能,探索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全年计划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2个,市级科技巨头20个。据估计,高新技术企业将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4.5%。全面探索中小科技企业状况,培育和引导合格科技企业上市。
服务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
闵行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也是闵行的必然战略选择。朱表示,首先,要充分发挥虹桥商务区的区位优势和入园的溢出效应,加快保税仓库和展览交易场所建设,打造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示范总部基地、贸易机构集聚地和商务高地。重点建设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长三角电子商务中心、海外贸易中心和长三角区域性城市会展中心。其次,要加强与浙江、苏南、宁波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联系与交流,大力推进科技人才、创新资源等要素的联动,共同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国家高地。着力打造国际技术交易平台和国际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三是加快建设“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新虹桥国际医疗中心,打造长三角健康服务业创新集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