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46字,读完约8分钟
按照闵行区的说法,“用生产繁荣城市,用城市带动生产,用城市整合生产”。目前,闵行区作为上海唯一的全国生产与城市一体化示范区,正在精心描绘一幅生产与城市一体化的“工笔画”,积极推进城市发展方式的新转变和城市功能提升的新飞跃,力争早日建成充满活力、高效便捷、环境优美、城乡融合、社会和谐的生态宜居现代新城。
8月,占地600亩的蓝翔湖在紫竹高新区边界正式发掘。在不久的将来,被称为“闵行一号湖”的周边地区不仅将为商务技术人员提供高端的绿色办公环境,还将为年轻家庭带来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随着闵行区南部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一个令人向往的、充满活力的“生态硅谷”即将出现。
当时,在临近的江川地区,上海的第一个工业卫星城在20世纪50年代崛起,聚集了著名的重工业“四大金刚”——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和被称为新中国工业文明摇篮的上海重型机械厂。几十年来,闵行区抓住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机遇,不仅在经济数据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区位上也从郊区转变为副城和新城,后来又提升为中心城市和主城区的扩展区,从“边缘”逐步走向“舞台中心”。
“以产兴市,以城带产,以城带产”——这不仅揭示了闵行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奥秘,也对新一轮区域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闵行区作为上海唯一的全国生产与城市一体化示范区,正在精心描绘一幅生产与城市一体化的“工笔画”,积极推进城市发展方式的新转变和城市功能提升的新飞跃,力争早日建成充满活力、高效便捷、环境优美、城乡融合、社会和谐的生态宜居现代新城。
“创造”新的增长点
最近,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刚刚在上海结束。闵行马桥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区作为城市功能布局中的“黑马”,让当地人引以为豪。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马桥镇将成为闵行工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增长点。针对大趋势,提前布局,前几年有些沉寂的马桥镇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路上,闵行区秉承第一人、大胆开拓的精神,培育了新的增长点和全新的重功能板块。
“大紫竹”板块是闵行的重点发展区域,也是闵行南部科技创新中心的承载区。该区的核心——上海紫竹科技园成立于2001年9月12日,是中国唯一以民营企业为发展主体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目前,闵行以“产城一体化”为要求,以紫竹高新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化高科技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商住功能齐全,企业信用良好,环境优美。
“大红桥”板块是一个精耕细作的板块,不可低估。上个月,闵行区南虹桥地区签署并确定了37个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近300亿元。截至2018年,已有4000家企业落户南虹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世博会溢出效应的进一步释放,总部集聚趋势将明显加快,预计2020年将达到200个。它将成为闵行两个副中心之一——虹桥城市副中心,也将成为闵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新高地。
悄然崛起的新虹桥国际医疗中心是大红桥板块孵化的新亮点。该中心被业界称为“医疗自由贸易区”。目前,已建成医疗技术共享平台,引进8家医疗机构,将承担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使命,未来值得期待。
闵行区以“大红桥”现代服务功能区、“大石柱”科技创新功能区、“大浦江”城乡一体化功能区为依托,通过促进功能区的有机结合,促进职业与住房的平衡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产与城市一体化的示范之路。
“转向”新一轮发展空厅
2019年上半年,位于颛桥镇的金帝威新科园区发生火灾,那里新建的28家工厂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争相“抢”工厂。这个公园的原址是一个关闭电子元件的大工厂。该地块的“涅槃重生”只是颛桥镇推动“3+10”地块转型的案例之一。
这不是巧合。位于外环附近的前九大行星市场曾经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商业家庭。现在,它即将开始以新的形式建设“九大行星城”。将来,这片土地不仅会有世界级的家居城市,还会有高端的生活区、商业区和商业区等。,这将为这个大都市的繁荣增添一笔强劲的力量...
事实上,这不是颛桥镇和七宝镇的“巧合”,而是整个闵行区全面推进存量改造和产城一体化的总体规划。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闵行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快速的进步。然而,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瓶颈日益突出,探索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两个统筹”成为突破口。
三年前,《闵行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作规划》出台,闵行区率先在机制、规划、资源、模式、招商引资、政策等方面探索“六个统筹”,建立了资源协调、高效配置、产城结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实现了全区产业发展的“博弈”。
目前,闵行区制定了存量资源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18+2+X”(18个区域、2个重点区域和一批零星区域)的转型规划,清理和盘活了土地、厂房、建筑等资源,加快了马桥工业园、梅陇荔波啤酒地块、南滨江沧源科技园区的转型,促进了七宝天能电子、新庄澧安之谷等零星地块的实现
“以协调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创新升级”是闵行建设全国产城一体化示范区的研究和实践重点。
“融入”一个充满活力和互动的新城市
几天前,中国大陆第一家店在闵行开张,其受欢迎程度引起了before/きだよ 0。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闵行商业区在过去两年里“开火”的情形。
在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后,地方当局认为“这是弥补历史债务的结果”。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闵行缺乏高端商业和本地消费供应。当时,徐家汇可以说是闵行的“区外经济中心”。近年来,随着中圣商城、龙之梦、莲花国际广场、虹桥天地、七宝万科、万象城、爱琴海购物公园等一大批商业综合体的开业,闵行购物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些商业综合体形成了一个互补共享的“商圈链”,不仅阻挡了远郊的大量消费者,还吸引了市中心各区的年轻人体验和消费。
在闵行区推进全国产城一体化示范区的实施方案中,重点是“突破瓶颈,补不足,促进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共建共享,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此,闵行区全力实施宜居宜业工程,弥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交通、环境等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的不足,营造诚实守信、自律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打造“留住高端产业”的城市配套设施。
"在闵行的主要缺点中,交通短板居首位."当地干部承认,闵行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西南部,与浦东、松江、徐汇、长宁等七个区接壤,承担着约50%的公交流量。每天高峰时间的拥堵是常态,莘庄是上海最拥堵的地区之一。为弥补不足,闵行区专门制定了《闵行区综合交通管理三年行动计划》,以弥补2016年的不足,并利用各种力量绘制了全区封锁点地图,研究制定了10多种有针对性的破解方法。2017年,红梅南路高架和贾敏高架南二段两条高速公路开通,大大缓解了s4、沪闵路和中春路的拥堵状况。2018年,在全面开通58条“破路”的基础上,闵行及时启动了新三年28条“破路”的建设计划...截至2018年底,闵行区全路网密度达到4.41公里/平方公里。
生态建设的巨大努力使城市变得更加绿色和清新。目前,闵行区森林覆盖率居上海第二位,仅次于国际生态岛崇明岛,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35平方米;到2020年,闵行区的公园数量将从2018年的31个增加到100个,城市绿道的数量将从2015年的3.8公里增加到150公里。中心城市的主要道路将努力达到“坐在地上”的标准。
闵行教育的迅速崛起也让外界钦佩不已。近年来,闵行区全面推进学区化,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谢赫教育集团、石牌教育服务公司等合作。,并在市内引进了五所实验示范高中,有越来越多的好学校近在咫尺。
敢于面对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不足,促进产业、城市和人文之间的动态互动、融合和渗透。闵行正在“生产与城市深度融合”的道路上铸造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