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7字,读完约2分钟

面对COVID-19中的“不速之客”,企业恢复生产和工作是不寻常的。“有困难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困难迫使人们寻找出路,困难的环境可以培养人才。”有一家公司用它周围的“小细节”做了一篇“大文章”。

40套餐饮隔离板

在疫情期间,公司除了在错误的时间分批进食外,还投入了1万多元,订购了40套印有防疫知识的隔离板,安装在工人的餐桌上,起到了阻断病毒传播和说教的作用。

除了防疫,他们还准备了1万个口罩和1吨消毒剂。

一线员工每天有两个口罩

疫情爆发之初,商界领袖通过私人渠道从日本分四批共进口了1万个口罩。随着防护用品的日益短缺,口罩的价格从每2.5元上涨到每4.5元,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企业的采购决心。

“我们确保装配线上的工人一天有两个口罩,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天有一个口罩。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每个人的福祉。”

1吨消毒剂每天消毒两次

消毒不马虎。董事长特意准备了1吨消毒水,并要求每天消毒两次。

由于采取了详细的防范措施,2月10日复工的第一天就有50%的企业值班,截至2月28日,值班率达到95%。流行期间最重要的是什么?“细节!”流行期间有什么不能耽搁的?“命令!”

刚回到工作岗位,公司就接到了老客户康明斯发动机的紧急订单。

最初康明斯发动机为福田汽车提供发动机,福田汽车即将制造一批600辆负压防疫车用于防疫控制,需要配套零部件。

接到任务后,迪克斯(上海)立即组织所有部队参加前线工作。由于生产线上的一些员工尚未到达工厂,企业安排通常坐在办公室的领导深入一线。经过严格的培训,他们暂时担任了不同的角色,如生产人员和检查员。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订单如期完成。

之后,不计得失,企业拿了巨额包装费,直接将货物送到北京,使康明斯公司及时收到产品,组装好发动机。

“面对疫情,这些包价都是小事,防疫是第一位的!”企业负责人说。

该企业是位于梅陇镇的迪克斯(上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起动机、发电机及其零部件、预热器等产品。其年销售额从1994年成立之初的几百万元人民币增长到现在的1亿多元人民币,近三年业绩稳步增长8%左右。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吃饭吃出“上机考试”的感觉 来抄闵行这个企业的复工“作业”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8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