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9字,读完约4分钟

据宝山区介绍,高静镇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过程中,依托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不断整合学习资源,创新学习方式,充分发挥社区党校的平台作用,贴近基层党员、党员和党组织的实际需求,不断拆除党员教育的无形“墙”。在实践中,它促进了党内教育从“关键的少数人”扩大到大多数党员,从集中教育扩大到正规教育。

宝山高境镇:拆"围墙"办"接地气"的社区党校

坚持“学与做”的结合,推倒“局部纪律”的墙

加强理论教育提升教师进修水平。镇社区党校注重坚持理论教育的高度,定期邀请市委、区委党校的资深教授和教师到基层党组织、党代表和党员中进行讲学。它以专家学者的理论高度,从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两个方面阐释了党的建设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建设的最新理论,为党员学习指明了方向,为党员提高理论素养提供了条件。

宝山高境镇:拆"围墙"办"接地气"的社区党校

提高讲道的能力,建立一个不能被带走的教室。镇党委依托镇群众理论宣传小组,精心挑选8名骨干成员担任社区党校专职讲师,并组织他们定期接受市、区两级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宣传能力,建设一支教师队伍。作为“明星”教师,专职讲师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可以带领基层党员随时随地学习,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件,为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提供了保障。

宝山高境镇:拆"围墙"办"接地气"的社区党校

提炼实践经验,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教材。社区党校围绕“高水平镇的变化与不变”和“高水平镇的形势”两个环节,邀请镇里的主要领导为党员开设专门的党课,专门解答党员和同志的疑问,让党员了解高水平镇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引导党员为高水平发展建言献策,进一步增强党员为区域发展增光添彩的动力。社区党校还利用当地教师,如优秀的住宅区书记(电影导演)开设“微型政党课程”,传授社区党建的方法和经验。通过讲述成长经历、创新社区治理、分享社区实际工作经验,秘书们给社区党校带来了泥土气息。通过这种案例教学,督促优秀秘书不断提炼和总结经验,用新鲜的教材引导青年秘书和青年社会工作者尽快掌握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从而提高他们学做结合的工作能力。

宝山高境镇:拆"围墙"办"接地气"的社区党校

坚持“高质量”学校,推倒“空心”墙

组织一系列的说读活动,加强规律性。社区党校紧紧围绕当前工作重点和热点话题,制定了详细的社区党校年度课程安排,先后开展了“学习习近平同志著作及节选-‘群众路线与党的建设’”系列讲座;“两个学习、一个集中做党员干部讲学、读书活动”等讲学、读书活动,保证了每项活动都有“主题、讨论、共识”,使教育内容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使课程真正适合党员的实际工作和生活,真正突出经常性教育,促进与党员的双向互动。

宝山高境镇:拆"围墙"办"接地气"的社区党校

组织主题教育活动,传播积极的能量。贯彻“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主题;“授予60岁以上老党员奖章”;入党当天开展征文评选活动;知识竞赛,如“学习党章,了解党性,跟随党”。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鼓励更多的党员不要忘记自己的首创精神,牢记党史,勇往直前,引导党员弘扬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

宝山高境镇:拆"围墙"办"接地气"的社区党校

组织日常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能力。社区党校通过举办各种专题班,提升基层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党校把对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青年社会工作者、基层“一把手”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作为镇社区党校的主要转移,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培训方式灵活多样。通过专项培训,社区党校的运作更加具体化、流程化,达到了提高社区党校和基层干部能力的双重效果。

宝山高境镇:拆"围墙"办"接地气"的社区党校

坚持“多重”互动,推倒“单一”墙

拓展社区党校的宣传渠道。社区党校通过建立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等党组织的qq群,交流学习经验,交流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高静日报》、《高静门户》等媒体及时公布社区党校的课程安排,加强与党员群众的互动;在微信公众平台“高静党建”上设置了在线学习栏目,平台上展示了课程通知、课程详情、课程复习等信息,供党组织和党员参考。

宝山高境镇:拆"围墙"办"接地气"的社区党校

加强互动和沟通,提高质量。下半年,社区党校收集优秀基层党员和优秀党员干部的典型工作案例或先进事迹,选择优秀典型案例加入党校“微型党课”精品课程菜单,通过“党员讲身边事”的形式提高“微型党课”的实效。同时,着手建立网上和网下的反馈渠道,让党员群众从各个角度对社区党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和课程内容提出意见或建议。社区党校将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在互动交流中真正把城镇社区党校变成“在家的党校”。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宝山高境镇:拆"围墙"办"接地气"的社区党校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8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