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4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批师生聚集在长白新村街16个居民区的党建服务站,投了弃权票。在小型党建站,这些“学术学校”给新社区干部讲授如何开展研究和写作等。短短几天的培训已经让社区干部受益匪浅。
街道与上海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结对共建,使居住区党建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5名高校讲师在16个街道居住区担任思想政治辅导员,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过去,我们用工作经验给新社区带来新的干部。许多工作移交得很慢。现在,在大学专业讲师的帮助下,新进人员增长迅速,我们的党建水平也在提高。”严嵩住宅区书记说。
依托高校打造党建品牌
据了解,社区思想政治辅导员制度是基于新一轮“上里-长白”综合合作框架的探索。街道依托上海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输送到社区服务党员群众,扎实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打造符合党员群众需求的党建工程和品牌。
经过几轮评选,上海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选出了5名专业、热情、愿意志愿服务社会的党员教师担任街头思想政治辅导员。今后,讲师还将带领2-3名研究生(博士生)成立辅导小组,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在社区党建服务站进行现场指导,开展社区案例实践教学。
记者了解到,除了正在进行的社区干部培训课程外,专题讲座、党建项目的设计和运作、社区自治管理的宣传教育也将成为重点课题,帮助各党建服务站建立自己独特的党建服务项目。
双向服务,双向进入
“社区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而且突出了‘服务’的概念。要把地方党建工作和社区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经过几天的社区旅行,讲师们想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如何摆脱枯燥的课程是他们一直想突破的障碍。通过与街道配对和收集来自社区的新鲜案例,它可以为丰富课堂内容提供一些想法。
上海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彭宗祥在结对仪式上表示,希望学校教师利用好街道平台,在社区的实际工作中掌握更多生动的案例,使学校的讲座更加扎实。也希望这个项目能为研究生研究提供创新的机会和土壤。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一轮全面合作框架的背景下,街道与科技大学之间的配对不仅是正式的配对,也是理念、信念和思想的配对。未来,思想政治辅导员将承担三个角色:社区观察员、舆论信息官和项目顾问。在项目运作中,双方都将突出党建导向,注重长效性,真正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