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64字,读完约6分钟
自开展调查活动以来,杨浦区法院抓住居民的迫切需求,突出重点,追求最佳效果,采取走访、座谈、蹲点、体验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有效提高了为人民伸张正义的水平。在第一线调查中,区法院发现目前“邻里中心”的功能较为完备,但对司法服务功能仍有需求,社区居民对法院工作了解不多,迫切需要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社区法官“在诊所开庭”[S2/]
早在2008年,地区法院就把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英里”作为工作重点,在全区12个街道和乡镇设立了“社区法官”工作站,选派退休法官担任“社区法官”,赋予“社区法官”诉讼前调解、法律咨询、协助执行、配合审判法院办案、指导人民调解等11项职责。
在此基础上,针对大规模调查中发现的“睦邻社区”司法服务功能的迫切需求,在四平路街道等社区试点设立了“法律接待室”,并分配了专门的办公空间供社区法官“坐下来咨询”,现场解答居民法律方面的“疑难病症”。考虑到社区居民工作生活的节奏,“法律接待室”的接待时间定在每周四19: 00-21: 00,在居委会安排一个流动的“法律接待室”,一周一天。
陈是一名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退休法官。作为四平路街道“法律会议室”的“社区法官”,他的工作主要是参与社区调解,为人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根据他的回忆,有一次一个居委会干部告诉他,在社区的某栋楼里,有两个家庭因为漏水发生了冲突。四楼涉嫌漏水的居民拒绝检查该物业的管道,理由是他们不同意破坏房间装修。居委会和物业之间的多次协商都失败了。几年过去了,漏水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三楼住户家漏水处的墙壁和家具都发霉了。
了解情况后,陈郭盛向四楼的居民普及了《物权法》等法律知识,并承诺如果发现漏水不是由于住户的管道造成的,该物业将支付修复原房间的费用。经过努力,居民同意对管道进行检查,经物业确认漏水点确实在4楼居民的落水管上。维修后,漏水问题得到了解决,两家人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陈告诉记者:“如果相邻的纠纷如楼上漏水、防盗门朝外开、走廊里堆放东西等处理不当,很有可能最终会上法庭,造成冲突双方时间和财产的损失。事实上,许多争端实际上是双方之间的一种解脱。只要整顿好气,有了调解工作的方法和手段,矛盾就能解决,邻里关系就能和谐。”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杨浦区法院对接服务中心还召集“社区法官”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对“社区法官”进行业务指导,“社区法官”相互交流经验。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各乡镇社区法官提供了586人次的诉讼指导、法律咨询和判决后答疑服务,指导人民调解和帮助解决纠纷268人次。
拓宽接近参与监督的司法渠道
基于“在需要解决争议的地方扩展机制”的理念,地区法院不断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动多元化争议解决平台的建设。结合大规模调研活动,医院领导与街道、乡镇基层党政组织实现了“一对一”交流,听取了意见和建议,增强了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审判执行部门与街道、镇司法机关、综合管理办公室等基层机构实现了“面对面”的合作,在涉及社区稳定、和谐、民生的案件中,采取巡回调解、巡回审判的方式,就地化解矛盾;各街道镇社区联络法官和人民调解组织实现“点对点”互动,坚持每周定点走访社区,承担和协助解决社区矛盾,为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建议和帮助。
为增进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坚持“法院是普及法律的最佳场所,法官是法治的最佳演讲者”的理念,区法院还组织了“法院公众开放日”等宣传形式,坚持“走出去”开展调研,注重“请进来”互动交流。充分利用和开发档案资源,设计并建造上海第一座介绍法律文化和法院建设历史的博物馆。它将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三下午对公众免费开放,并由一个特别的人接待。同时,精心挑选典型案例,每月组织居委会干部和社区群众参加一次庭审。(续第11版)(续第1版)地方法院表示,通过将静态证据与动态审判过程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人民接近、参与和监督司法机关的渠道,引导群众形成自觉守法、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和依靠法律的良好习惯。在走访了社区居民后,他们还说:“以前对法院的印象只是来自电视节目,如审判记录片和案件焦点。”今天,通过访问,我感到正义和正义就在我们身边。”
大数据授权正义的新发展[/s2/]
法院是各种社会矛盾的聚集地,案件资料是社会状况和舆论的风向标。
去年下半年,杨浦区法院正式建成并开通了集审判管理、执行、警务指挥和大数据分析为一体的信息集中控制中心,推进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大研究的深度融合,开发了区域审判态势分析模块,为基层治理提供参考。
根据地区法院的介绍,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活动。区法院依托审判管理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开发区域态势分析模块,根据当事人的地址收集信息点,客观展示全区各街道、镇的纠纷数量和类型,如在刑事案件中,可以加强对抄袭案件高发的监控;在民事案件中,可以促使房屋管理部门加强对物业纠纷较多的社区的物业公司、行业委员会和居委会的管理。
同时,杨浦区法院也坚持“大数据、大共享”的思维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审判活动与区域社会治理具体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相关调查结果及时上报相关区县部门。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金融产品创新和资产管理方面发生了很多纠纷,地区法院会向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发出提示,提醒其注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安全;对于在审判中发现的科技企业在行政管理、合同交易、劳动就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漏洞,及时发布司法建议,推动企业堵漏制度。为辖区内的社会治理提供借鉴,为防范法律风险、激发创造力、促进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