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4字,读完约4分钟
1920年春的晚上,浙江义乌分水堂村一间久未修缮的木屋。两条长凳搭了一块板,既是一张床又是一张桌子。在桌子旁,有一个年轻人正在写字。
母亲在屋外喊道:“红糖够吗?要不要我再给你添点?”儿子回答:“够甜,够甜!”谁知道呢,当我妈妈进来洗碗时,她发现她儿子满嘴都是墨水,但红糖根本没动。原来我儿子用墨水吃了粽子。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小册子叫《共产党宣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了这个故事。
为什么墨水这么甜?原来,信念也有味道,甚至比红糖还甜。正是因为这种说不出的甜蜜的精神和甜蜜的信念,无数革命先烈愿意忍受各种各样的苦难,忍受各种各样的苦难。
今天,边肖想带大家走进杨浦的一座小楼,重温信仰的滋味,触摸真理的力量。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共产党宣言》被翻译并介绍到中国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故居。郭芙路51号本月初开始试运行,现在是《共产党宣言》的展厅。
郭芙路51号记录了陈望道从1956年到1977年的生活和工作。一楼展览的主题是“宣言翻译,信仰之源”,展示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中文翻译和影响,突出了上海红色起源的精神和传承;第二层和第三层介绍《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位译者陈望道的生平。
推开郭芙路的一扇黑色铁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栋三层楼高的黄色小楼,四周绿树环绕,显得格外古朴典雅。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全中文译本在上海出版,由当时29岁的陈望道参照日文和英文译本翻译。这本书只有56页普通的32页中文翻译,不到20000字,但它给在苦难中寻求光明的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翻译出版后不到一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了。
一楼的展厅不仅展出了1920年出版的第一个中文版的陈望道,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版本展厅,收藏了一些从市场上收集来的申报版本。其中包括珍贵的1918年德文版和《社会主义研究》一书,该书出版了邢德求水《共产党宣言》的日文译本全文。根据现有的研究,后者应该是陈望道的基础著作,作为中文翻译的依据。
陈望道1920年在复旦大学任教。他曾任中国文学教师、中文系系主任、新闻系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从1952年到1977年,他是复旦大学的校长。他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成绩斐然。
沿着楚红楼梯往上,小楼的二楼和三楼是陈望道的住处。陈望道的蜡像位于二楼书房的修复大厅。他仍然写得没完没了,栩栩如生。在几张桌子上,还有普通话推广计划、辞海草案和校长办公室的行政通报。此外,陈望道的社会表现和复旦的印章也在一些展品中再现,包括两个校徽。
小楼西北角的旧车库被改造成车库剧场,播放陈望道大师和《信仰之源》。
一本书,一个人,一种精神,陈望道和他的相关故事已经成为集体记忆铸造的一种底蕴。看了这么多介绍之后,是不是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亲自去他们的故居,与陈望道先生进行一次“精神上的相遇”?!~边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策略~
导游
开放信息(试运行期)
入口:上海市杨浦区郭芙路51号(郑宿路)
试运行期:2018年5月3日-6月30日
营业时间:每周二、四、六:
上午9:00-11:00(10:30停止)
下午13:30-16:00(15:30停止)
票务:游客将免费获得带有有效身份证件的门票。
参观预定:halls/きだよ展览会的数量限于0个/间,每批参观人数不得超过10人。请提前一天(16: 00前)预约5人或5人以上的团体参观。
预订热线:021-65642527
每周一、三、五,9: 00-11: 30和13: 30-16: 00。
未预约的参观者需排队等候,工作人员将根据展馆的流量和接待能力安排现场进入展馆。
解说服务:展馆为预订的团体游客提供免费的解说服务。
停车信息:由于空间限制,本展厅没有停车位。如果你需要停车,请去周围的公共停车场。
展厅平面图
提示
为了大家能顺利参观陈望道故居,
亲密的边肖打电话询问相关事宜
请注意:
1.目前,团体参观必须预约。
2.建议下落不明的个人访客在9:00;10:30;13:30;15:20,等等。,在非高峰时段。(根据展厅的交通流量和接待能力,可能仍需排队等候,工作人员将在现场安排入口。(
所以如果你想参观陈望道的故居,请提前预约。
好了,让我们赶快准备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