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59字,读完约8分钟
记者从区委大规模调研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自今年1月初杨浦区开展“大规模调研”工作以来,截至5月24日,全区已开展各类调研46716项,涉及各类调研对象405354个。其中,有18,885个研究企业、1,467个机构、380,526个社区居民和689个社会组织;反映了7528个问题,解决了5932个问题,收集了1983条建议。集中了社会管理、经济一体化、科学、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关注“紧迫的困难和担忧”,为人民做实事
最近,在新江湾城街试点项目中,搭建了“政务上门”平台,可以直接在居民区和科技园设置的智能终端设备上处理80个社区行政事务,使事务处理从“至少在窗口运行一次”变成“根本不在窗口运行”。年底前,智能终端的服务项目预计将扩展到150个项目,基本覆盖目前所有可以远程处理的窗口政务。届时,配有生物识别、大数据分析和视频通话等先进技术的智能终端将遍布19个住宅区和街道上的主要公园,让市民和企业的白领员工可以方便地在家门口处理各种行政事务。
“居家政府服务”智能终端的出现,是杨浦“大调研”活动推广中的一项实践成果。
今年以来,杨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研究中注重解决问题。对于一般问题,本着“马上做”的精神,即知道要改变,并进行改革,使客户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效率;对于“疑难杂症”,我们要发扬“钉住钉子”的精神,深入研究,加大分析研究力度,尽快提出解决办法,实行多部门联动,加强合力克服困难,让客户感受到党和政府做事的决心。
在区委、区政府、部门和乡镇的共同努力下,环境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改善、社会管理创新和商业环境优化等一系列问题得到有效推进。
“沿江岸线开发后,杨浦沿江居民的幸福感大大增强。今年,滨河岸线的开发将延伸至定海大桥。复兴岛地区肮脏、混乱和贫困的环境能改变吗?”杨浦在大规模调查中了解到这一问题后,按照“规划不能留白,管理不能缺位”的要求,开始了复兴岛地区黄浦江沿岸和运河的综合整治工作,严格控制了陆域房屋和岸线码头,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从根本上治理了环境污染。
全区各单位携起手来,主动开展调研、整改和创新:五角场地区部分路段采用“夜光斑马线”缓解夜间交通压力,减少安全隐患;通过协调解决了四平路街道密云社区管理中的“难题”;国威大厦地下停车库在桥街已经多年没有使用,现已“重生”;企业到税务部门购买超限发票的期限过长的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截至目前,全区在大型调研活动中共收到“急、急”问题7528个,解决各行各业问题5932个,问题解决率超过78%。
注重“建立规章制度”,深化研究成果
5月8日上午,杨浦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优化经营环境,全面启动长阳创谷“尹正通”项目,并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10家银行的“尹正通”服务点发放牌照。会议同时发布了中国第一个区级标准——童建筑与服务规范。
“官银通”项目是洋浦为弘扬“店主”精神,营造国际化、法制化、便捷化的商业环境,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而进行的一系列创新实践之一,也是开拓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通过这项服务不仅仅是打开一个柜台,竖起一个标志,还需要规范政府和银行之间的合作以及业务流程的统一。首个区级标准《政府与银行沟通建设与服务规范》的发布,将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长期有效引导和规范政府与银行沟通服务。
杨浦是上海创新和创业的聚集地。2017年,在上海市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整个区内,新成立了8661家企业。这就对政府优化经营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杨浦制定发布了《关于全面优化经营环境,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22大任务,着力打造服务创新创业十大品牌。杨浦区围绕“创新杨浦”,形成了“1+4+x”的工作体系,推进上海“四大品牌”建设,突出杨浦创新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与此同时,形成并实施了《文化创作50条》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承载区。
此外,杨浦还率先在全市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试图让同济大学的12名专家与该地区的12个街道和城镇配对,充分发挥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通过“设计”激发社区品质的提升,将四平路1028号的老店改造成“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
社区政治工程师制度是杨浦在大规模调查过程中,结合区域资源特点而推出的又一创新实践。杨浦10所大学的12名专家教授以“社区微型讲堂”的形式走进公园和社区,通过新媒体进行“网络红人”思想政治课的现场讲座。
此外,杨浦还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规划了杨浦滨江公共空建成后的党建服务站布局,消除了滨江沿线公园、建筑工地、居民单位和周边社区的党建服务空白点,探索了党建服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
创新的“研究成果”信息链接平台
“打开‘我在第一线——杨浦大学研究’的手机应用,登录后点击‘问题录入’,填写完调查对象、问题、协调及解决部门等信息后点击‘提交’。相关信息将立即反馈到区委研究室后台的电脑中。大型研究室的工作人员将信息发送到杨浦区综合管理中心的“12345”平台,并根据相关内容向责任部门发送指令。它不仅快速高效,而且实时定位和跟踪。
“我在第一线——杨浦大调研”信息工作平台是杨浦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大调研信息管理要求的创新举措,3月22日正式投入运行。信息工作平台包括手机应用和计算机信息系统,两者实时同步互联,确保调查访问的每个环节都有痕迹,每个问题都在闭环管理中得到解决,每个信息数据都有统计。“研究成果”实现了整个地区研究课题的全面覆盖。参与研究的64个主要部门、单位和街道镇干部接受了全过程的强化使用培训。一个人和一个账户进入家庭和企业。每一项研究,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建议和每一点经验都是通过个人账户实时记录的,原始的味道没有被扭曲。
为了保证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快速处理,缩短部门间的信息传递,通过信息技术将“调研神器”工作平台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连接起来,首次实现了对接。“12345”平台的专职人员收到信息后,根据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确定处理部门。通过“1515”处理时限的运行机制,科学调度订单,限时处理,即简单问题在1个工作日内处理,复杂问题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特别复杂问题最多在15个工作日内处理,处理结果同时反馈给研究对象和受试者。其中,不属于“12345”验收范围的问题,由区委研究室负责协调,并负责反馈,确保对每个问题的建议得到落实。
[/s2/]加强对“多管齐下的办法”[S2/]的全面监督和监督
为确保全区大调查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洋浦建立了多层次的监督监督机制,多管齐下推进监督检查。
五个多月来,区委大调研领导小组的领导、副组长和办公室领导带领小组分批到主要调研单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听取工作进展汇报,了解推进中的困难和建议,检查工作账目,推动全区工作不断深入。
以“可见的权力,更透明的执法”为主题的跨地区“交叉监督”同时得到推进。5月15日上午,上海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杨浦区城管执法局和虹口区城管执法局启动联动机制,开展“交叉检查”工作。“交叉检查”针对大规模调查中发现的“执法检查软”、“推进速度不够快”等问题,及时发现城市管理执法监督过程中的“盲区”。
最近,受中共杨浦区委委托,NLD、民革、民进党等8个民主党派区委完成了对22个研究课题的现场督导,并对部分研究课题进行了抽查和回访。这是洋浦完善民主党派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监督职能,委托民主党派区委对大型调研活动进行专项监督的一项切实措施。通过“三三三时态”,即每个民主党与三个研究课题配对,召开三次专题座谈会,研究三个典型案例,了解研究课题的问题发现和系统改进;随机抽取10家企事业单位、10家“两新”组织、10户进行走访,检查问题解决和作风改进情况,根据督查结果及时发现大规模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即时转变和意见建议的收集。
此外,启动疑难问题跟踪监管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机制,将前期涉及多部门、协调不成功的17个问题纳入区委区政府监管序列,由区领导牵头协调解决;根据信息工作平台收集的数据,实时监控问题处理流程和处理结果,实现各种查询统计,并对具有全局性和代表性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下一阶段问题的集中解决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