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8字,读完约4分钟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2日访问上海。当天下午,他前往杨浦区滨江公共空室杨树浦水厂滨江段和长宁区虹桥街古北市民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了城市公共空室的规划建设、社区治理和服务情况,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亲切交谈。
杨浦河畔在哪里?请跟着看新闻的镜头一起看。
杨浦滨江海岸线全长约15.5公里,是中心城市中最长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南段5.5公里的滨江,因为它集中了大约100家大中型企业,涉及造船、化工、机电、纺织、轻工和市政管理。
2017年10月,杨浦大桥以西至秦皇岛路码头约2.8公里的长江岸线率先实现竣工。今年9月28日,杨浦滨江南桥以东2.7公里处的公共空厅(从杨浦大桥到杨树浦电厂)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意味着南部5.5公里的河岸已经完全开放。
杨浦是中国现代工业的摇篮。位于杨树浦路830号的杨树浦自来水厂,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自来水厂,它使上海人成为中国饮用水的龙头。位于杨树浦路468号的上海船厂西工厂,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国产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三号”,中国第一艘出口万吨级船舶“绍兴”,中国第一台随船出口的低速船用柴油机...如今,这些百年老工业遗址被一个个保存下来,整个河滨南段5.5公里的海岸线被充分渗透,杨浦河滨成为“世界上唯一最大的河滨工业带”。
一路沿河,在防洪墙外,有一个工业厂房,一个独特的景观,黑色自行车道和红色慢跑道保持同步。在防洪墙内,步行道一直延伸到河边,漫步在这里,伴随着迷人的河景。
杨浦大桥下,河边有一个四层无梁楼的双仓。这座名为永安碉堡的旧仓库建筑,在仓库的西侧有一个水泥绒毛的正面,在外墙的东侧有一个印有相同纹理的丝网玻璃。从远处看,这两个仓库就像阳光下的“双胞胎”。
电站辅机厂,前身为申昌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创建于1921年,历经变革,现已成为中国最大、最多元化的电站辅机制造企业。历史悠久的厂区现在就像一个工业建筑博物馆:电站辅助动力厂的东部厂区仍然保留着通用电气百年老店,东欧教堂式的核电厂建于20世纪70年代……一系列滨水高桩码头蜿蜒曲折,工业桁架、吊车等工业产品依次摆放到位。通过将新建的栈道串联起来,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黄浦江的风景,还可以融入到历史情境中。
十二棉纺织厂,即过去由日本商人创办的大康纱厂,解放后改为国有的上海十二棉纺织厂。在这个转变中,它成了孩子们的天堂。设计师杨晓青表示,通过新建的防洪系统,这个滨河区域已经取代了更多的绿色空房间,同时充分尊重了场地的历史文脉,梳理了原有和旧工厂布局的肌理,并融入了“纺织品”的概念,灌木层构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和有趣的迷宫。此外,他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互动喷泉,从纺织机上移除了一些部件。
建于1911年的杨树浦电厂,曾经是人们从长江进入上海时看到的最高的建筑。它有着百年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电力工业的革命传统,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这2.7公里的贯穿中,它是“结局剧”。设计师舒勤表示,当设计团队介入改造时,发现塔吊、灰罐、输煤栈道和水泵的深坑还在。“通过就地保存,我们将整个燃料车间的各种机械变成了室外景观。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它们的功能价值。例如,我们将大楼的第二层和第三层改造成了供市民休息的空客房。”
在新贯通段的起点,沿杨浦河畔有第五个党建站“西厂站”,它原是电厂西厂的仓库。蓝色的外框是原来仓库的钢结构,上面盖着一间精致的木屋。路人市民可以在任何时候进来阅读和放松。有七个这样的河边站,位于5.5公里的南部,为来河边游玩的市民提供独特的服务。
现在走在杨浦河畔,你可以在巨大的电站辅助机械厂入口处看到历史的深度,走进以前的灰色仓库池品尝咖啡书,感受从工业发源地到基于历史的文化创意创新之源的巨大转变潜力...
目前,除了按照黄浦江开发的统一要求实现步行、跑步、骑行道路的“三车道”外,整个杨浦滨江进一步加强了“工业遗产博览带、乡土景观体验带、三交织活力带”的“三带”整合,真正呈现出世界级的滨水/“1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