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49字,读完约19分钟
东方。据《劳动日报》报道,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她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和繁荣。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黄浦江共有45公里的滨江海岸线,将于2017年底全面开放,这意味着市民可以从杨浦大桥出发,无障碍地步行到徐浦大桥。在未来的蓝图中,依托母亲河,保留记忆,激活历史文化遗迹,汇聚人气,创造时尚,带动文化产业,黄浦江两岸将成为世界滨水地区,与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一样,成为开放、人性化、充满活力的河岸,为上海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增添色彩。曾经站在浦江岸边为这座城市成长的企业和员工,带着无尽的爱心和一个壮汉为这座城市的进一步成熟而摩拳擦掌的气势,默默地离开了这里。在去与留之间,留下的是城市的记忆,以及对城市未来的热切期待。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而杨浦区是近代上海工业的摇篮。在12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它曾经辉煌过几次。杨树浦电厂曾是中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杨树浦水厂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由于杨树浦路位于黄浦江下游,沿江大量海滩价格低廉,与租界中心区域相连,交通便利。从1902年到1937年,外商纷纷涌向杨树浦路建厂。日本商人经营的纺织厂有17家,冶金厂有4家,如玉峰、大康和贡达。有3个造船厂如马勒,6个纺织厂如怡和,14个轻工业工厂如中国肥皂公司,和2个上海煤气厂;美德和其他商人也开了10家工厂。当时,它是上海的工业中心。黄浦江畔的杨浦老工业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滨江工业带”。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杨浦的大转型和大发展,位于黄浦江西北岸的“最大沿江产业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杨浦河畔是浦东以外最长的区域,全长15.5公里。该规划分为三个部分:南段,秦皇岛路至定海大桥;中段,整个复兴岛及其周边地区;北段,沿着龚俊路。其中,南段长5.5公里,总长度约550米的开放示范段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令人印象深刻了。杨浦滨江示范段东起丹东路轮渡码头,西至怀德路杨树浦水厂围墙。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江浦路水产中心的原批发市场和上海第一毛条厂的生产场地和码头进行了彻底改造,尽可能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元素和历史遗迹。
走着走着,你似乎能感受到现代工业的心跳。
丹东路轮渡始于清朝
杨浦滨江示范区由生态复合滨江公共空室和雨水湿地公园组成。从北到南沿着杨树浦路走,丹东路是丹东路的轮渡码头。丹东路轮渡站位于丹东路65号,浦东民生路轮渡站以南。
这艘渡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但它在浦西的轮渡站并不在丹东路,而是一艘从兰州路港到浦东贾家桥的私人渡船。在航线开通之初,只部署了两艘帆船,后来又开发了四艘帆船。1904年,英国太古公司在浦东购买土地时,贾家桥渡口被纳入购买范围,渡船向西移至民生路。1930年,他买下了清河号客船开始航行。抗日战争爆发后,航线中断,清河号被日本侵略者拖走,沉入浦东高桥。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条航线申请复航。然而,由于从浦西兰州路港到浦东杨静港的轮渡,浦西轮渡码头向西移动到安东路(现丹东路)。从1946年到1948年,这条航线先后购买了闽安一至四号船并投入使用。上海解放后,它购买了闽安五号船进行营运。1955年,该航线被并入上海轮渡公司,并命名为闽安线轮渡。路线从浦西东路到浦东民生路。1955年11月,该航线被并入上海轮渡公司,并命名为闽安轮渡。1965年3月16日,浦西西安东路更名为丹东路,同时,闽安线轮渡也更名为闽丹线,这一名称至今仍沿用。
简陋的丹东路轮渡站隐藏了上海从浦西到浦东的轮渡历史。在黄浦江没有建桥的时期,这艘渡船承担了两岸交流的重任。在一排高低错落的办公楼和丹东路轮渡站旁边的码头之间有一条慢车道,这是洋浦滨江示范段的入口。
东方渔人码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鱼市场
在杨浦河滨500米示范段上,当时中国最大的海鱼市场现已成为新建的东方渔人码头的主要部分之一。码头旁有两个标志性建筑,一个是高161米的高楼,看起来像一条跃起的鱼,顶部的“鱼头”面向天空;另一栋70米长的椭圆形头部和桨尾的低层建筑正处于“躺着的鱼”试图游到河里的状态。这两条“鱼”的六边形钻石和长方形玻璃幕墙凹凸有致,在对岸浦东的旭日下五彩缤纷,仿佛一条鱼鳞在波浪中闪烁,似乎在提醒后代,这里曾经是一个渔港,有许多桅杆和船只进进出出。
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海洋文化”和“渔业文化”为主题的渔人码头,其概念源于旧金山的渔人码头,这里曾是渔民出海捕鱼的港口。在20世纪60年代失去码头功能后,经过商业包装形成了独特的休闲文化区,成为旧金山的标志之一。东方渔人码头是码头文化和上海文化的象征,反映了老上海的记忆。那一年,鱼市场留下的建筑得到了修复和重建,地面立面被改造成高低交错的基调,充满了气场和节奏,红白相间的色彩非常鲜艳多彩,体现了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为了不影响滨江观赏效果,旧建筑一楼完全开放,成为一个透明的公共空厅,创造了“渔港再现”的场景。门前的一组铁艺雕塑生动地展示了当年的场景:一个挑着担子的鱼贩跛行着,他旁边的两个“鱼贩”正在往洗衣篮里倒活鱼,让人瞬间进入历史场景。
上海开埠后,逐渐形成了一个人口稠密、帆满的地方。“人以食为天”,黄浦江畔的鱼线应运而生。1864年,十六铺附近有两三艘渔船。之后,鱼线变得更长,更像森林中的蘑菇。到1908年,十六铺的小东门街,即今天的方邦东路,已有300多家鱼店,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鱼店,并有专门的码头。到1934年,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水产品集散地,十六铺鱼业公司很难在上海承接整个鱼业。为了垄断渔业贸易市场,国民政府工业部打着“平衡鱼货供应,发展渔业经济”的幌子,向鱼贩集资建立鱼市。然而,这些鱼贩对国民政府保持警惕,并以经济困难和无力为由婉言谢绝。最后,工业部只能拨出资金准备建设一个统一的鱼市。1934年,国民政府工业部上海鱼市筹备委员会成立。经过实地考察,他们选择了复兴岛作为新鱼市的地址。弓形的复兴岛是上海唯一的人工岛。它位于黄浦江下游。河中央的哨子很长,而且交通频繁。这是海洋鱼类和货物必须经过的唯一地方。1935年元旦,复兴岛鱼市奠基,同年冬季竣工。这座7层的办公楼非常宏伟,看起来像一艘渔船。大楼东侧建有三个用链条固定的浮船坞,可同时停靠28艘渔船。渔业交易场建在大楼的南面,六个鱼类仓库建在大楼的北面。还有五个冷库,一个制冰室和一个冷冻室,以及二楼的一个经纪办公楼。主楼楼顶安装了霓虹灯,五个“上海鱼市”的字闪得很亮,船进入吴淞口就能看到,晚上更显眼。
1936年5月11日上午10: 00,中国最大的鱼市亮相,规模在凌晨3: 00开放。第二天,30多艘渔船停靠在码头,4000多名鱼商进入市场,每年交易6万多吨鱼货。不幸的是,复兴岛鱼市的繁荣只持续了一年多。1937年,“八·一三”抗日战争爆发,鱼市被日本侵华海军占领,部分建筑物被炮火摧毁。8月18日,鱼市暂时解散,一个月后,鱼市正式宣布结束。当时,吴淞口被日本侵略者封锁,市场上的鱼供应不足。全市的渔业交易中心仍回到十六铺地区。1938年8月,日本侵略者与伪官员和商人合作,在江浦路码头重建鱼市。他们打着“华中水产有限公司上海鱼市”的幌子,用军事手段在海口河拦截渔船,抢鱼抢货,强令渔民进入市场交易。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派专人接管。1946年3月,江浦路卸货渔港重建,鱼市正式恢复营业。上海海关、警察局、招商局和铁路局协助了鱼市交易。当年,200多个养殖场经营的海水和淡水鱼,以及许多鱼摊商贩经营的水产品,都依赖于鱼市,成为上海最大的鱼市。
江浦路鱼市码头的海岸线长达200多米。该段位于黄浦江的核心区域,堪称黄金水道。几乎所有东海和黄海的渔船都来上海出售。在捕鱼季节,江浦路鱼码头附近的河流布满了桅杆,鱼旗飘扬,警笛鸣响,海鸥和鸟儿飞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渔业逐渐繁荣起来。每天从凌晨1点到7点,鱼市场挤满了人,嘈杂,繁忙的交易和频繁的运输。尽管交易很成功,但管理不善,秩序混乱。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事管理委员会接管了鱼市,并进行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1953年,上海鱼市更名为“上海水产市场”,1956年,中国水产供销总公司上海公司成立,上海水产市场成为公司下属的第一个批发部门。改革开放后,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江浦路鱼市,由于设备简陋,厂房陈旧,于1983年进行了重建。1988年,一座棕色的4层建筑建成,在建筑的上部增加了两个露台,可以鸟瞰黄浦江。在大楼的后面,重建了10排平顶卸货室,以方便鱼货物的装卸,还有4个卸货码头。鱼市场旁边有一个7层的冰箱和一个冷藏库。这个7000平方米的料场是长方形的,前后有几十根水泥柱子支撑着。船靠近鱼市场码头后,船员将卸鱼机械移至甲板上,打开鱼舱口盖,在上面安装起重机,并安装黑色橡胶传送带。几名穿着雨衣和雨裤的船员带着一叠竹篮和耙子走了下来。船舱里的鱼货是一层鱼和一层冰,它们叠在一起。鱼要么散装平放,要么用木箱包装。当他们遇到大块鱼时,他们把鱼耙进篮子里,四五人一组,把扔在上面的绳子捆起来,然后把它们举起来;装在箱子里,堆六七个箱子,用绳子绑好,吊起来,然后用传送带把鱼从船上运到储存场。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捕鱼季节,每天的鱼流量可达数千吨。卸鱼时,强烈的鱼腥味随风飘散,成为丹东路轮渡上轮渡人难忘的海洋气息。
1990年,江浦路卸货渔港建成了占地5万平方米的国家级上海水产中心批发市场,并更名为“上海水产供销公司第一分公司”。虽然名称不同,但鱼市始终承担着为上海市民供应水产品的任务。2007年,渔人码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历经60多年沧桑的鱼市宣告结束。
码头文化的记忆随处可见
走在杨浦河畔,前方有一大片通畅的河堤,黄浦江豁然开朗。蒋超拍了拍河岸,一盏简单而笨拙的煤气灯每隔几米就竖立起来。一簇簇芦苇在风中摇曳,芦苇是原始码头之间的野生植物,这些芦苇见证了前码头工人每天穿梭于码头之间,辛勤工作。虽然这里的码头已成为历史,但保存在岸边的遗迹,随着脚下潮水的拍打,隐约呼应着喧嚣热闹的景象,让人想起上海开埠初期的杨树浦风情。斑驳的石墙、残存的灯塔基座和这座城市的工业记忆浮现在我眼前。
丹东路至怀德路分散着一批属于不同单位、相对独立的工业码头。2002年,在原有码头的基础上,逐步建设了一批码头。不同时期修建的码头用角钢隔开,现场仍能清晰地看到拼缝的痕迹。2016年,原生产性码头改造为景观亲水平台,原码头串联形成沿江公共景观带。走路时,我觉得脚下的地面不是很平坦,有些地方有深浅不一的坑洼。这不是失败。相反,为了充分体现码头的文化特色,设计师特意保留了原工业码头粗骨料混凝土地面的纹理,并使所有的系船柱从地面突出。最初,这些粗骨料渗透到混凝土地面,经过多年风化后暴露出来,这是这个码头的时代感和历史积淀的象征。一块块的护柱就像雕塑一样,营造出码头的独特氛围。在混凝土桥墩上,曾经矗立着灯塔,这些土墩是灯塔的基础。过去,在灯塔的光影下,码头工人在风雨中工作。现在,这些灯塔早就失去了原来的功能,但唯一剩下的基座是繁忙的码头岁月的见证。
为了充分体现码头的历史感,沿河所有的扶手和围栏都采用了以旧还旧的方法,并采用了带有凝重感的铁锈色。高大的路灯杆由旧水管改造而成,垃圾桶设计成高压容器的形状。一百年来,一切似乎都在向洋浦工业致敬,但对那一年的辉煌却保持沉默,让人感觉到工业的印记正在消退。河岸上每隔几步就有一艘可供游客栖息的“工业船”。它的形状像一艘在黄浦江上运输货物的船。花和植物种在船的中间,船的头、尾和两边都可以坐。格子扶手围绕着座椅,有一个小小的私人舒适,创造了一个坐在绿水河畔的愉快场景。乍一看,它就像一个漂浮的生态岛,一条横跨地面的工业轨道。这些独特的设计似乎尽力唤醒人们对码头文化的记忆,让人们瞬间融入码头的感觉。
河畔空公共客房拥有独特的“四带十四景”。“四带”是指工业轨道、俯瞰堤岸、健身道路和浮线花园等四个景区。十四个景点是指工业船、森林花园、梯田草径、最美丽的日落、港口再现、海浪的回声、望江的引渡、驳船系船柱、纺织品记忆、草和海的遗迹、棉纺厂的阳台、海绵城、鹿池山径、灯塔基金会等。这些景观不一定要画出特殊的边界,但它们创造了古老的工业元素,这些元素通过点点滴滴都触手可及,可以在散步时详细体验。在一个延伸到岸边高地的大斜坡上,矗立着四尊铁艺的码头工人抬着不同姿势的大包雕塑,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场景,因为怡和坊使用的所有棉花和羊毛都是码头工人从船上抬下来的。在斜坡中间,有14个系泊缆桩墩。过去,这里停泊着许多装卸水产品的船只,这些桩头是为它们配备的。现在结合在一起,它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路上,当年还有排气管、行车道、起重机底座,剩下的车间墙壁上画着“生命宝贵,安全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用户是我们的上帝”、“快乐工作,平安回家”等宣传标语。到处都是老工业元
人们总是能感受到现代工业的心跳,它们是一代又一代工业工人为当代上海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象征。
历史悠久的上海第一毛条厂
“琳琳普舍”是杨树浦水厂附近的一座老别墅,这座位于雨水公园边缘的老式小别墅是上海第一毛料厂唯一保存下来的。“上海第一毛纺织厂”由怡和集团于1915年以150万银元创立。这座英国风味的小房子建于1918年,是怡和纱线厂英国大班的住所。这座百年老屋见证了杨浦百年产业的兴衰。老别墅周围是一排花园式的阳台。阳台是基于棉纺厂的纺织阳台。纺织厂最常见的建筑形式被选为翻译和设计的主题。钢索和钢筋盘绕在钢管上,同时容纳防洪墙的坡道,形成座椅、爬升钢索和屋顶遮阳密封部件。从坡道穿过走廊就像回到了纺织机器嗡嗡作响的大工业时代。虽然纱厂的纺织门廊不是原来的,但它借用了它的形状,集成了防洪墙坡道、座椅等功能。,并与顶部工厂旁边印有安全标语的墙壁融为一体;两台红棕色金属织布机和两台熟铁雕塑,描绘了在棉纺厂有盖的框架周围操作机器的纺织女工,似乎让人们听到了伟大工业时代织布机的嗡嗡声和轰鸣声。门廊周围有一片芦苇覆盖的湿地,中间有一个池塘,上面有一座铁桥。上海毛条厂重要历史阶段的记录被刻在池塘上的红棕色金属格栅板上,就像一个中国纺织品的记忆。在健身步道的一边,这个河边地块的原主人被清楚地标示出来,工厂里的运输轨道似乎把你带到了纺织厂,在那里机器发出隆隆的声音。
怡和纱厂是上海开埠后外商在上海开设的最早的纱厂。清朝末年,中国被列强欺凌。《马关条约》签署后,外国投资者享有在中国建厂的特权。1896年,英国商人怡和投资50万银元在杨树浦路670号创办怡和纺织厂,开启了中国资本主义“棉纺织时代”。在尝到了在上海建厂的甜头后,怡和于1915年再次投资,在杨树浦路(现怀德路)的魏拓马路新开了怡和纱厂(又称杨树浦纱厂)。英国商人将香港纺织车间的所有机器设备搬到上海,并于同年开始生产。1918年,每年盈余达56万两白银,日常运营成本仅为15%。当时,也面对黄浦江的新旧怡和纸厂在杨树浦路从东到西相互面对。1921年,隶属于怡和的怡和纱厂和新怡和纱厂共同组建了怡和纺织有限公司,形成了棉、毛、麻纺织的综合企业集团,是当时英国商人在上海投资的最大工业企业。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大班被日军投入集中营,旧怡和纱厂由上海日本纺织协会监管。大部分机器被转移到日本军队管辖的工厂,甚至其中一些被转化为武器材料。作为敌人的产品,新的怡和洋行被日方抢走并收走,日方将洋行的生产改为专门制造武器的兵工厂。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离开集中营的杨大班发现新怡和纱线厂只剩下几个空工厂。怡和立即计划复工,复工后生产规模大大缩小。1954年1月,政府正式接管,新的怡和纱厂与怡和纱厂合并,更名为“上海裕华棉、毛、麻纺织厂”。1959年,国产仿毛梳理设备建成投产,棉麻纺纱相继退出,工厂更名为上海国有裕华毛纺织厂。1964年,位于杨树浦路1056号的裕华东厂被确定为行业内生产毛条的定点企业,并被命名为国有上海毛条厂。1966年,更名为国营上海第一制鞋业工厂,并逐渐成为远东第一家生产毛条的企业。1989年,国家计划分配的原羊毛减少,导致自工厂建立以来的首次损失。1991年,销售市场启动,产量迅速增长,利税比去年增长了12倍。
2009年,东方渔人码头二期工程开工,这一远东顶级毛条厂也随风而去,融入了以文化产业为内涵主题,集休闲旅游、商务办公、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集聚区杨浦河畔。在前英国大班的小别墅一楼,开了一家咖啡店。去以前的大班家喝一杯咖啡,体验一下英国的风俗是很不错的。
英国古典城堡风格的杨树浦水厂
渔人码头位于杨树浦水厂围墙附近,不要低估了它。杨树浦水厂的英国古典城堡建筑不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上海市企业中唯一建成的现代化保护建筑。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重点保护和保存单位。
杨树浦水厂位于杨树浦路830号,始建于1875年,由李德尔、邱玉基等四人投资3万两桑树,购买了115亩土地。1880年,上海英商在伦敦成立了上海供水有限公司。1881年,他们买下了杨树浦路830号的水厂,该水厂于当年8月重建,两年后竣工。1883年6月29日,时任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拧开阀门打开了闸门,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的正式建成。20世纪30年代,水厂不断扩建,占地面积增加了三倍,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水厂。
杨树浦水厂由英国设计师哈特设计,外观为英国古典城堡风格。墙为清水砖,镶红砖饰带,檐有城垛,门窗采用四心尖券。墙体四周的压顶缝隙、树冠、窗框和腰线都是用水泥粉抬高的,墙体转折处的交接处是水泥角石的形状,就像一座中世纪的英国城堡,特别是那些装饰元素,使这座建筑成为上海工业厂房中的另类。水厂以杨树浦为界,杨树浦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部地区是一个生产区。大门为三层厂房,左右两侧为蓄水池和污水处理车间,西侧为维修车间,南侧为进水车间、配水药剂灌装车间和黄浦江沿岸的实验室,其余为各种过滤器。目前,该厂是全国供水行业中最早生产能力最大的地下水厂之一。这座由英国设计师创造、英国休斯顿公司监管的现代工业建筑,以其华丽、庄严、先进和突出的特点傲然屹立在黄浦江畔。
杨浦滨江示范区凝聚了百年前后的工业记忆,传承了历史文脉,保存了城市记忆。慢慢地,我们寻找杨浦工业在过去一个世纪的旧痕迹,无意中拾起旧的纪念品森原纱厂生产线和卸货港码头。坐在产业的船上,看着金茂大厦、世界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傲然屹立在对岸的姿态,突然看到黄浦江上一艘白色豪华游轮缓缓驶过,一种历史的跳跃感油然而生,这幅具有历史深度的画面似乎在默默地诠释着上海独特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