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1字,读完约3分钟
据《杨浦区新闻》报道:人们的印象是,福利院的护士大多是叔叔阿姨,年轻人在这个行业很少见。杨浦区福利院第七分院院长胡晓芳是“90后”。她视老人为祖父母,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锲而不舍,这使她成功地完成了从照顾老人到陪伴老人的转变。
记者刚到胡晓芳的值班室时,已经是下午1点左右了,老人中午基本上都休息了。胡小方认真做了笔记。在一天的这个时候,她记录下早上查房和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下午两点半,是查房时间。胡小芳从五楼走到六楼,一个一个地检查。每天两次查房也是胡晓芳和老人的“互动时间”。这位祖父的爱好是什么,那位祖父的健康出了什么问题,她一清二楚。“老人很可爱,尤其是老毛。每次和他说话,我自己都很开心。”胡晓芳谈起“老毛”、“老谷”和“老李”……就好像他们是自己的亲戚朋友一样。
胡晓芳在2015年下半年成为院长后,她的工作重心逐渐从护理转移到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医护人员的管理、大局的控制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但她始终关心所有的老人。她说:“看了这么多年,我对这些老人感到很痛心。他们需要我们的照顾。”
在福利院工作多年后,难免会受到委屈。有一次,胡小方在仓库里偶然看到一对闲置的横撑,想起一位老奶奶因为摔倒刚来疗养,等身体好转后可以使用。所以,她清理了脚手架,把它放在她祖母的房间里,并要求护士告诉她的家人。
然而,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当老人的家人看到胡晓芳时,他们开始骂她,甚至辱骂她。出于职业精神,胡晓方耐心安抚家人的情绪,把整个故事解释得一清二楚,最终化解了误会。
虽然这样的经历不多,但她深深地意识到,光仔细观察老人是不够的,还需要和老人的家人好好沟通,这样才能有责任心。“有时候,在别人眼里,善意的行为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加强沟通非常重要。我可以从中学习,遇到困难时也可以进步。”胡小方笑着说道。
因此,每天下班前,她都会做一个总结笔记,然后看前一天的笔记,思考和分析自己是否做好了工作,解决了医院存在的问题。直到月底,每月工作会议的内容将根据这些记录进行总结。
无论是老人、家庭成员还是护理人员,胡晓芳在医院见面时都会微笑着打招呼。老年人需要细心照顾,护士的情绪需要“照顾”。胡晓芳说:“我一路走来,知道所有的艰辛。如果护士来找我有困难,我会尽力解决。”
何先生是一位家庭成员,他非常欣赏胡晓芳:“这个小女孩太难了。她每天都来看我父亲。如果她有任何问题,她会立即联系我们。她非常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