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08字,读完约9分钟
龙昌公寓的大门在龙昌路的林荫大道上。两个不起眼的灰色铁门,门上挂着制作精美的标牌,大理石上刻有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历史建筑”。
大门朝东朝西,穿过一个昏暗的门洞。当阳光再次照进眼睛时,我们眼前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庭院,四周都是五层楼高的素混凝土建筑,每层都有一条长长的圆形走廊将四座建筑连接成一个整体。
居民有多密集?可以从挂在走廊和楼梯井的衣服和被子上看到。淋浴室和炉灶叠放在一起,废弃的锅碗瓢盆填满了走廊,一辆无处可放的自行车被固定在走廊的天花板上。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当地居民人口的增加,外国房客搬进来,过度的使用使得公寓的生活质量日益下降。期间,龙昌公寓在公寓所属的定海路街进行了数次装修。然而,由于优秀的历史建筑不能擅自重建,有限的小修不能满足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期望。一方面是保护优秀历史建筑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希望。龙昌公寓背后是当今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如历史建筑的保护、旧房使用权的处置、旧区居住条件的改善等。
“一个半房间”,一个家庭
龙昌公寓很有名。2004年,当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上映时,这座像古罗马斗兽场一样的圆柱形居民楼在互联网上着火了,因为它和电影中的“猪笼村”很像。从那以后,人们经常来这里拍照,甚至电视工作人员也来这里拍照。
在这样一个自成一体的小世界里,每扇门窗都是一家人。老居民在走廊里走来走去,在走廊里洗衣服和洗菜,拜访邻居谈论他们的日常生活,或者倚着栅栏发呆...不管他们在大楼里的什么地方,他们都能看得很清楚,就像居民居住的公共舞台一样。
曹阿姨搬了个凳子,坐在走廊缝被子。她退休前是工厂的一名缝纫工人,退休后经常做一些缝纫工作。曹阿姨在忙着做针线活的时候,和记者一起回忆往事。“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结婚的。这栋房子是我丈夫的父亲租的一栋老房子。那时,这里的房子非常好。有烤箱,洗衣房和电梯,都是英国的。”
龙场公寓建于1930年,原为公共租界内杨树浦巡逻房的营房。它是由英国人设计和建造的。当时,这种现代主义的庭院建筑在上海很少见。整个建筑呈“惠”字形,拥有250间套房。外立面用红砖建造,内院外立面是素混凝土,每层都有开放式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成为杨浦公安局宿舍,并更名为龙昌公寓。后来,当公安局搬走了,所有的员工都搬走了,它变成了一个公共的房子。
从那以后,曹阿姨的丈夫一家就租了三楼的“一个半房间”。所谓“一室半”,是指把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租给两户人家,每户人家有一室半厅。里面有一个12平米的房间,外面不到10平米的半厅,是曹阿姨当时五口之家的住处。
30多年后,对于老住户来说,房租已经从上个月的几美元涨到了30多美元。然而,龙昌公寓仍然有许多外国房客,其中大多数是办公室工作人员或附近的供应商。这里的地理交通很便利,但是租金很低,只有2000元左右。
沿着走廊走,一楼有50户人家,整个公寓有252户人家。许多门牌号被分成“分号”,如甲、乙、丙。门挨着门,中间隐藏着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白色小房间”。外人不可能知道每个家庭的门在哪里开着。
“72个租户”
旧公寓楼里没有独立的厨房和浴室,这些“白色小房间”是私人浴室和厨房。一根自来水管从房间连接到走廊的水槽。除了“白色小房间”,每个房子前面都有一个工作台和水槽。
每天早上,居民出门洗脸、刷牙、切菜、洗衣服都在走廊里“叮当”作响,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此起彼伏。晚上,每个家庭都在院子里做饭,厨房烟囱冒出的烟到处都是。烟通过排气管聚集在中间的院子里,到处都是强烈的烟火。
圆形走廊宽约两米,容纳各种生活设施,也承载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天气热的时候,走廊里有很多人。每个人都搬了一把椅子,坐在走廊里。”曹阿姨、隔壁的陆阿姨和对面的一对夫妇每天都聚在一起打牌。“从12: 30,到4点,然后回家做饭,每天都像上班一样固定。”
住宅建筑的圆形封闭结构使得声音很容易在建筑周围传播。当一个人在走廊的这一端说话时,他可以清楚地听到对面的声音。“在龙昌公寓,住户之间没有秘密。哪一个结婚,哪一个办寿宴,哪一对吵架,哪一对吵架,全楼都知道。”
在谈话中,一只小白狗从隔壁跳了出来。“卢阿姨,小白又不见了!”“嘿,这个小家伙!”我看见鲁大婶手里拿着锅铲追了出去,已经不见了。“我会抓住它,嘿,我会抓住它!”沿着走廊,李师傅主动跑下楼去帮忙抓狗。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搬走了,只留下老年人。"曹阿姨笑了,称之为老年公寓。“邻里邻里已经生活了几十年,彼此了解,退休后不会感到孤独。”与许多门到门但彼此不认识的公寓楼相比,曹阿姨仍然喜欢龙场公寓。“不管谁生病了,站在门口喊,楼上、楼下和走廊对面的邻居都会马上过来帮忙。”
住在走廊尽头的小何是一个年轻的妻子,从湖南结婚。她在这里住了18年了,没事的时候,她经常来和曹阿姨聊天。“这里的条件不好。我丈夫每天都想搬出去,但我一直是这里的主人。”
一对从山西搬来的老夫妻喜欢每天靠在过道上,看院子里的“风景”。他们说看着大楼里的人说话、大笑和打架就像看电视剧一样。
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景
2015年8月,龙昌路362号被正式列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如何保护优秀的历史建筑,改善旧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问题。
从2015年到2016年,龙昌公寓经历了一次大的翻修。邀请专业工程队到公寓所在的定海路街,对龙昌公寓中心广场的路面进行平整和修补,对房屋立面进行整修和粉刷,对屋顶防水层进行翻新,用不生锈的塑料管更换上下水管,并对线路进行重新布置,为公寓增加消防喷淋等设施。
外部结构不能移动,所以我们只能对公寓的基础设施进行小修,而不能改变总体格局。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街道在改善旧区居民生活条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不足以保护优秀历史建筑,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期望。
然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多年来居民对房屋的过度使用。几十年前,一个两三口人住在龙昌公寓的小公寓里的家庭已经变成了两三代人的家庭。此外,由于公寓类型小、位置好、租金低,吸引了大量外国租户。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伟强认为,目前公寓的住户密度大大超过了房屋原有的承载能力,而每户不完整、侵占公共资源的居住模式是对建筑的“破坏性使用”。
外面挂着优秀历史建筑的标志,住在里面的人生活环境很差。像龙昌公寓一样,上海的许多历史建筑都面临着这样的情况。“问题的根源在于责任主体和建筑使用者之间的不匹配。这所房子的产权属于政府,但住在里面的所有居民都没有产权。然而,在现行制度下,丈夫家的居民没有任何退出机制。面对老房子的恶化,居民没有动力和能力支付维修费用,只能期待政府改善或搬迁。但是,如果政府完全负责维护并且财政资源有限。”
鉴于目前的情况,专家建议第一步是减少家庭数量。通过在其他地方安排出租房,一些没有成套住房的家庭可以被转移出去,这样房子就可以恢复到一套家庭原来的居住条件。当旧房完成率达到100%时,可以采取第二步,引入市场交易渠道,借助市场力量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更新和维护。
“龙昌公寓只是一扇小窗。其背后是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旧房屋使用权的处置以及旧区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些都是当今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王伟强认为。
院子里午后的阳光
2015年,装修的东风没有吹进居民家中,曹阿姨的房子自结婚后就再也没有装修过。“结婚后,我和丈夫重新粉刷了房子的外墙,在内墙上安装了墙板,还在地上铺了瓷砖,幸福地为新生活做准备。”现在,30年过去了,房子已经严重老化。
曹阿姨的家朝东。每天早上,阳光透过大门照射到白色的纸墙上,照射到有三个抽屉的桌子上和床上。这时,她起得很早,一起做了早餐和午餐,并让女儿带着它去上班。白天,曹阿姨不停地看电视剧、玩电脑、打牌。
最近,曹阿姨也养了小金鱼。“这是邻居的孩子。我买了之后不会加注。他的祖母害怕她会被杀,会把它带给我。”曹阿姨把这些小家伙养在脸盆里,并安装了一个简单的氧气泵。
许多居民在他们家门口的走廊里种植绿色植物和干果。结果,堆满旧杂物的过道变得更加生气了。阳光透过干燥的衣服层照射进来,细小的灰尘在阳光下飞舞。鸟笼挂在衣帽间,鸟儿在笼子里跳跃,所以阳光下的灰尘飞得更活泼。人们忍不住伸出手捂住脸,生怕灰尘会让人咳嗽。
这是龙昌公寓一个普通的下午。
离开时,曹阿姨没有忘记告诉记者:“我们在这里很有名,也拍过电视剧。”“是的,是的,《媳妇的美好时光》是在我们家拍的……”说起龙昌公寓的名气,隔壁的陆阿姨也很激动。窗台上有紫色的花。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日子里,这个普通的院子里总是有温暖的阳光照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