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4字,读完约5分钟
在上海,“停车位之战”每天都在上演。
杨浦区计划今年完成8个停车资源共享利用项目,提供400个停车位。为此,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结合“大调查”,积极整合区域停车资源。截至9月底,全区共提供1000多个共享泊位,实际使用637个,超过了市、区政府今年共享利用停车资源的实际工程任务。
关注“重灾区”
今年4月,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会同市交通委员会和大乔街对红楼医院(杨浦校区)及周边社区的停车困难进行了调查。据调查,该地区有三家大型医院:红楼医院(杨浦校区)、第一康复医院和杨浦中医医院,医院的停车位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停车的需求。据估计,在白天医疗高峰期间,三家医院的停车供需缺口达到300-400个泊位,大量社会车辆在医院门口排队,造成沈阳路和梅州路大面积拥堵,造成巨大的交通压力。
同时,周围的居民很难在晚上停车。梅州路和杭州路附近的居住区大多是90年代建成的老小区,居住区的停车资源非常紧张,尤其是晚上和周末。据统计,在夜间和节假日停车高峰时段,相关社区的停车供需缺口有近700个泊位。然而,红楼医院(杨浦校区)和长城酒店等周边停车场在夜间存在一定的闲置停车位,居民迫切需要共享和利用周边地区的公共停车资源。
鉴于上述情况,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会同大乔街道、居委会、街道房管局、项目研究组等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组,召开多次会议,共同研究制定红坊子医院(杨浦校区)周边地区停车共享实施方案,并提出区域停车共享方案和配套交通改善方案。
经过与区交警和交通研究所的讨论研究,今年5月,红楼医院(杨浦校区)周边交通组织改善的初步方案出台。该计划包括挖掘潜力和增加能源,并在渭南路设立夜间道路停车场,为周围居民提供20个停车泊位;在该地区建立停车诱导系统,目前正在办理电子政务申报手续;研究梅州路、沈阳路等周边路段的交通组织改善方案,缓解道路拥堵。之后,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多次到现场进行咨询和了解,并发放问卷调查,了解该区域居民家庭、停车缺口、商业建筑和道路停车的需求情况,充分了解居民和患者的停车需求及相关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实施方案。
另一方面,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同时协调红楼医院(杨浦校区)、杨浦中医医院、宁国路滨江停车场等单位。最终,上述单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并在晚上和周末开放约400个停车位,以供共享。如果居民需要,他们可以通过街道和居委会登记,并把它停在靠近山顶的合适的停车场(车库)。
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停车共享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8月底,红楼医院(杨浦校区)周边13个社区的266名居民已实现高峰停车,还有约100个泊位可供停车。;白天医疗高峰时段,红楼医院(杨浦校区)、杨浦中医院等医院内部停车场爆满,周边滨江停车场、温德姆酒店、长城酒店等公共停车场,以及沈阳路、杭州路、广州路等。此外,亦可提供约200个临时泊车位。」
[/s2/]停车共享项目“遍地开花”[S2/]
“有保利广场、硕、生活广场等项目,共用泊位规模较大。保利绿地广场和硕生活广场地下停车库均为白天的商务停车和晚上的闲置停车。然而,在卡罗库公寓、蓝馨苑辽海社区、上海朔城和周围的其他社区,停车位却有很大的差距。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的牵头协调,保利绿地广场提供了150个共用泊位,硕和生活广场提供了110个共用泊位。经过广泛宣传,大量居民致电区交管中心登记高峰停车,并肯定和感谢政府的实际工程。目前保利绿地广场已有140多辆车,硕和生活广场已有90多辆车实现了夜间和周末高峰停车。”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充分发挥红楼医院(杨浦校区)周边停车共享的示范效应,将停车共享模式延伸至全区,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深入平凉、五角场等镇及相关社区居委会进行了大规模调研,收集了各种停车困难情况,听取了居民对夜间和周末停车困难的设想和建议,重点开展了非高峰停车共享工作。同时,对辖区内公共停车场(库)的信息进行了梳理,号召夜间居住区附近有闲置泊位的停车场(库)运营企业动员和宣传停车共享利用工作,鼓励停车场(库)运营企业积极开放闲置停车位共享,为周边居民提供便利,承担社会责任。经过协调,大多数停车企业愿意积极合作,提供闲置泊位供周边共享。
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还制定了非高峰停车协议示范合同,明确了停车人应遵守的停车秩序,并为停车场(库)运营企业提供行业指导,确保规范运营,服务公众。下一步,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将推进红坊子医院(杨浦校区)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并结合“大调查”继续推进停车共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