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9字,读完约3分钟
东方记者朱伯特。网站2月19日报道:今天下午,以“金猪拱福门,好邻居做元宵节”为主题的第15届杨浦区“元宵灯会”在上海十大景区之一、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的苏家屯路拉开帷幕。今年杨浦区邀请了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的非遗产文化团队进行演出,并邀请了长江三角洲最具特色的非遗产项目到四平社区。
元宵节是四平社区的一项传统新年活动,自2005年以来已经发展成为杨浦区一个独具特色的节日文化品牌。此次盛会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载体。2015年,四平社区元宵节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四平路街道被授予“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8-2020)”称号。
全市和各区非遗保护项目及其他城镇优秀文化体育队积极参与活动。今年,来自江苏、浙江和安徽的非遗产文化团队受邀演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具特色的非遗产项目被邀请到四平社区。整个街道会议分为“传承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人民明星文化新篇章”、“展示人文四面新面貌”三个章节,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向人们展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在第一章《长江三角洲的传承》中,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优秀民间艺术团队竞相出道。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洞庭红艺术团、浙江省当口灯队、安徽省滁州舞狮队、上海港码头队等。,向公众生动地展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传统文化,使人们更加接近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二章“民兴文化新篇章”,在雷鸣般的笑声中,各区、街道的艺术团都敲锣打鼓,舞蹈队载歌载舞,小丑们在他们之间表演杂耍和穿梭,非常热闹,充满了欢笑和笑声,传达了人们欢庆元宵节的喜悦。
第三章“四平人文新貌”,展示了四平社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红绫舞蹈、鼓点爆裂、四平社区腰鼓表演、雄壮动感的健美操队、充满活力的幼儿园小猪队、充满魅力的民间舞蹈队等。展现了四平人积极向上的人文风格。
除街头展示外,本次元宵节还有一个非遗产市场,专门邀请16位非遗产工匠和街头艺人现场制作工艺作品,并与现场社区居民互动,让居民近距离观察非遗产,感受非遗产。
海派布艺画是四平路街道的区级非遗产项目。经过精心的拼贴、绘画和缝纫,几块布、纸板和棉絮就能变成栩栩如生的花、鸟、昆虫和鱼。布艺绘画的传承人王立新将绘画与传统女性技法相结合,开创了海派布艺绘画的先河,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传承和普及了民间工艺。
此外,还有草画、蝴蝶翅膀草画、微雕、江湾面花、竹笔倒书、风筝制作、棕榈叶编织、剪纸、杨树浦龙灯、瓶船模、中国结、草编、葫芦雕刻、菜肴制作、气球造型等民俗,这些都沾染了时间的痕迹,沉淀了生命的智慧,融入了民间文化中的大众智慧。元宵节猜灯谜也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参与。灯谜与非遗产相关的知识激发了人们的热情和兴趣,也提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简单的手工艺、民俗等。,也是几千年日常生活的结晶,包含着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非遗来自生活,最终需要回归生活,造福人民,才能真正实现“活水有源”。元宵节将把非遗产文化带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