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9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杨浦警方接到了一份电信网络欺诈的举报,其理由是使用qq号码冒充受害者的子女支付培训费和注册费。
近日,住在崆江路的马女士在手机qq上收到一个朋友的申请,对方自称是她的“女儿”。马女士的女儿在寄宿学校上学,她通常严格管理她的学生,所以通常不允许她在上学期间使用手机。由于担心赶时间,马女士通过了申请。
受害者和所谓“女儿”聊天记录的截图
“女儿”立即告诉她,学校会邀请教授给予指导,并强调“名额有限”,这将有助于她的学习。考虑到女儿马上就要上学了,马女士应女儿的要求,添加了培训负责人“陈老师”的微信,并根据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9000多元。
受害者与所谓“陈先生”的聊天记录截图
不久之后,“陈先生”说他会再付一笔近1万元的押金。这时,马女士感到有些奇怪,于是她打电话给女儿,但手机关机了。联系学校老师后,我意识到我女儿在上课,学校根本没有组织培训课程。马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她向杨浦警方报案。
事实上,说谎者利用父母重视孩子学习的心理和惯性思维,使他们误以为自己是孩子,麻痹他们的思维,放松他们的警惕,这样他们就会被欺骗。让我们看看整个欺诈过程。发生什么事了???
欺诈性恢复
1.利用学生不方便接电话的时间,比如上课和外出。
本案中,马女士的女儿就读于一所寄宿学校,该校通常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而且通常不允许她在上学期间使用手机,这使得她无法及时与女儿取得联系。
2.在微信和qq等网络交流平台上假装自己是孩子来联系父母。
这个假“女儿”以各种理由谎称在学校上过电脑课,换了一个新的qq号码,假装是马女士的女儿,骗取了她的信任。
3、以参加培训班、讲座等名义骗取家长钱财。
假“女儿”谎称学校将邀请清华教授指导,并强调“名额有限”,机会难得。马女士为了帮助孩子学习,很快陷入了说谎者的陷阱。
4.加上所谓的负责培训和转移支付的人。
随后,这名假“女儿”告诉马女士,她将在微信上添加所谓的“陈主任”,并再三要求她立即转账汇款。
虽然欺诈很难预防,但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件,你必须先冷静地思考,在做出决定之前和你的孩子确认一下,不要冲动!否则,你会后悔的!
杨浦警方提醒家长,在通过陌生的手机号码、qq和微信接收“孩子”和“老师”的信息时,要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当对方以“培训、考试”等为名索要钱财时。,应及时联系核实,不要轻易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