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5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近日在杨浦区残疾人康复体系建设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区残联、区卫生委等相关部门将初步构建科学分级的残疾人康复体系,构建集残疾档案、康复评估、干预措施、后期跟踪和远程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康复信息三级网络管理平台,提高残疾人康复的便利性。
积极整合康复医疗资源
“许多病人更注重治疗而不是预防和康复。事实上,一些残疾疾病,如中风和肢体创伤,可以通过科学的干预康复有效地降低残疾风险。”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院长周明诚告诉记者,为了有效承担和解决杨浦区重点和困难残疾人的康复问题,今年第一康复医院将与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设立残疾人康复分中心,设立残疾人康复专家工作室,并制定残疾人康复分级标准。
此外,杨浦区中心医院通过加强脑卒中和胸痛专科联盟建设,探索院前到院内、院内和院外的合作机制,加强与区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联合模式的推广,建立了神经心脏急救全过程绿色通道,进一步缩短了脑卒中和胸痛的诊疗时间,提高了早期康复水平,建立了急性脑卒中患者区域数据库。深化骨科,建立“老年髋部骨折快速诊疗通道”,实现入院当天手术,减少因病致残。区精神卫生中心还将牵头建设精神卫生“医疗-康复”综合服务网络,定期为基层团队提供业务指导,试点专家工作室,推进区级示范阳光心园建设,开展“精神残疾患者职业康复”项目,开展“精神残疾儿童孤独症训练营”项目。
杨浦区残疾人联合会负责人说:“杨浦区的康复医疗资源在全市范围内比较丰富。我们会以地区康复专科医生协会的建设为出发点,进一步密切康复系统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确保残疾人士在合适的医疗机构接受适当的康复治疗。”
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供给能力
同时掌握软件和硬件。据悉,今年杨浦所有医疗单位将继续加大康复硬件升级力度。
第一康复医院将开设三个咨询室,如残疾评估室、心理咨询室和残疾人体检室、一个“医院中校”和一个残疾人辅助器具展厅。区中心医院安图分院康复大厅将重点提高中风、骨关节手术等重点疾病的早期干预康复能力。在第一康复医院崆江校区残疾人康复多功能厅建设中,将分配运动功能测试与评价、心肺功能耐力测试与评价、步态测试与评价、言语测试与评价训练等训练区域,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的供给能力。
"目前,整个康复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不足."据区残联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区残联将全面调查12条街道的残疾人分布和康复需求,并通过专家论证,制定残疾人社区康复场所的康复面积等设施配置标准。首先,我们应确保中风和关节置换等关键残疾类型对康复设备的需求,同时,我们应根据各社区残疾人的特点,个性化康复设备。根据残疾人康复服务圈的理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服务站应科学布局,通过新建、改建、扩建或依托社区居委会等资源,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重点加强残疾人“1+1+1”签约服务,确保年签约率达到75%以上。
“残疾人的康复往往需要双向转诊。然而,在现实中,病人很容易转到较低水平的医院。很难转移然后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信息不流畅,导致‘缺失’。”据区卫生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制定残疾人长期康复治疗处方,将整合区内残联、医疗管理部门和各级医院的残疾评估、健康和诊疗信息,建立区域信息管理平台。初步建立了以国际功能分类(icf)为基础的康复信息系统,建立了集残疾档案、康复评估、干预措施、后期随访和远程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康复信息三级网络管理。实现对康复服务全方位、准确、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不断提高康复质量和安全性,提升康复服务管理效率。
“我们将研究优化残疾人康复的制度和政策安排,突破瓶颈,确保康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依托同济大学康复医学系和普通医学系的资源重点和区中心医院全科模拟培训基地开展社区全科医师培训。康复知识和康复资格培训工作,加大康复人才的引进力度。”区卫生建设委员会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