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5字,读完约4分钟
说到今年的国庆阅兵,没有人知道。尤其是十里地带滚滚铁流和空战斗机长秋翱翔的场景,让人回想起就兴奋。
但是,我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次游行与阿拉杨浦有着“特殊的缘分”。也就是说,杨浦的两个弟弟也参加了阅兵。他们是——孙俊和于从涛。
描述:右边第一个地方是孙俊
描述:从左到右,第三名是于从涛
在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孙俊和于从涛迎来了他们人生中的一个亮点。作为预备役部队的一员,他们以昂扬向上的新面貌,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光荣检阅。
真的很棒。让我们听听他们对阅兵的感受。
一个参照物,一生的荣耀
孙俊,1984年出生,自2006年底退休后一直在新江湾街道办事处工作。先后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会保障科、社区服务办公室工作,担任街道民兵应急排班长、排长。
今年3月6日,街道武装部接到市警备区武装部的通知,选择民兵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听到这个好消息,孙俊第一次感到非常荣幸。然而,在接下来的第二个通知中“28岁以下”的要求让已经过了这个年龄的孙俊新突然变得很酷。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决定试一试。
为此,退休十多年的孙俊开始在家做作业,并征求同志们的意见。最终,经过不同层次的选拔,孙俊以其优异的素质在参加选拔的2万人中脱颖而出,并与同样来自新江湾城街的于从涛一起,成功入选参加上海阅兵的17人民兵预备役队伍。
当我第一次到达北京时,干燥的天气使孙俊,一个中国南方人,患上了诸如鼻出血和喉咙痛的症状。但与此同时,孙俊悬着的心没有放开。“参加训练并不等于能够走上阅兵场,如果达不到要求,还是会被淘汰。我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基础也不牢固。另外,时间短,任务重,所以我不能偷懒。”克服身体不适,在每天晚上9: 00训练后,孙俊和几个同志自发地一起练习踢腿和摆动手臂,并努力工作到11: 00。日复一日的高强度练习,孙俊不想放弃。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为自己欢呼。“他们一直坚持到现在,他们不能轻易放弃。他们必须得到家人和上海人的支持。”努力最终会有回报。5月,孙俊成功进入阅兵村。
于从涛,1993年出生,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加入海军机关警卫营。退休后在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作,担任街道民兵应急排民兵。
与孙俊不同,于从涛刚刚从部队回来,基本符合选拔要求。然而,由于他在一家企业工作,尚未转正,他也担心企业是否会支持他的选择,是否能及时转正。然而,在参加阅兵的强烈愿望的驱使下,孙俊毅然参加了选拔,并表示如果被选上,他一定会去北京接受训练。
作为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到阅兵场接受检阅是人生的最高荣耀。为了像孙俊一样走在天安门广场前,于从涛努力训练,每天加班到十一点,以汗水换行动,以汗水换标准。作为后备队中比较年轻的一员,为了顺利完成这项任务,于聪涛不仅在训练场上严格要求自己,而且每天都要和其他队员交流训练经验,写训练笔记,谈训练感受,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
描述:孙俊在左边,余聪涛在右边
由于后备力量广场是一个持枪广场,枪法练习是必须的,每个球员的手和肩膀的髋骨都肿了。七月和八月是北京最热的月份,平均温度接近40度,表面温度为50度。
“我们还没有到达训练场,我们身上所有的衬衫都湿透了。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许多同志出现了皮肤过敏、脱皮等症状。”孙俊、于丛涛和他们的战友始终保持着“不流血、不流汗、不掉队”的优良作风。没有人抱怨过每天超过10个小时的基础训练和3个小时的军事姿势训练。“烈日下,我们扛着枪,高昂着头,迈着整齐的步伐在训练场上走来走去。汗水湿透了衣服,我几次差点晕倒。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摔倒。我一定会坚持到底!”
十月一日对孙俊和于从涛来说是难忘的一天。当他们和他们的战友走过天安门广场时,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自豪。
96米,128级台阶,这是他们走过天安门广场的距离。对于这段距离,他们每天大约走29000步,相当于21公里。在训练场上200多昼夜,他们走了将近4500公里。他们说:“回到地方后,我们将继续不忘你们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继续传递阅兵精神。”
让我们对他们的辛勤工作给予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