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0字,读完约4分钟
“全国唯一”、“连续四年”和“国务院表彰”,杨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再次迎来“亮点时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据介绍,杨浦自2016年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以来,一直坚持“大学校园、科技园、公共社区联动”、“学习型城市、生产型城市、创新型城市一体化”的建设理念,不断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2019年,全区新增市级科技巨头10家,总数96家;高新技术企业244家,总数748家;市级新增“专业新”企业19家,企业总数136家;整个地区每万人拥有86项发明专利。
持续优化创新和创业的商业环境
为深化“分销服”改革,杨浦理顺了“双创”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推出了“证书与证书联办、一次完成”40个专题,平均运行频率从3次降至1次。
推出“服务创新创业十大首创”,如在银行设立特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务和金融服务“郑银通”,已覆盖全地区24家银行的124个网点;在长阳创谷设立“创翔”工作站(税务自助大厅),实现自助报税和网上报税功能。自去年4月以来,它已服务了400家企业,收到了6600多张发票。
为了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创业,杨浦拟于2018年创建长三角双创新示范基地联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25个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去年12月,上海杨浦、常州武进、嘉兴南湖、合肥高新区等四个基地签署了“双创券万能兑换”合作协议,并在各地发行了第一张双创券万能兑换,促进了上海理工大学与江苏江南烯烃石墨烯公司的对接,实现了科技服务的供需对接。
积极培养市场参与者
为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的中国(上海)公共企业家培训基地,建成10个区级创业培训平台,为企业家提供多种孵化模式,实现“一个基地、多点”布局。
在创业社区建设方面,目前杨浦创业社区已实现全街道覆盖,被批准为市级特色创业社区的街道数量居全市首位。
同时,杨浦将“乐叶空房”的就业服务品牌推广到园区(社区),满足企业的就业需求和大学生的求职需求,为周边社区的青年提供就业促进。
继续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洋浦一直致力于促进区域内的校企联系,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1所境内外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复旦创新走廊、同济知识经济圈、CUHK金融谷、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工业园等关键载体。依托西门子、德国大陆、中国军用北斗等多个总部组织,我们专注于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北斗导航等领域,探索了一批国内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促进科技产业集聚方面,杨浦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现代设计、区块链等重点产业。“十三五”末,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产出有望达到500亿元;上海大数据和云计算创新基地将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风险投资联盟、首批全国人工智能示范园区和300多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集聚一堂。
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方面,杨浦积极搭建研发支撑平台(全部为市级功能平台),如R&D功能平台、上海类脑芯片和片上智能系统改造等,加快完善“创新平台+技术支撑+创新企业+场景应用”的四位一体产业生态。去年,该市建立了第一个区域性科技市场,以促进大学成果与企业供求的对接。目前,已挖掘出300项科技成果和100项企业需求,开展了20多次技术对接。
改善金融服务
推动建立产业基金。例如,国泰君安创新母公司基金成立于去年;今年4月,梦想天使投资基金成立。
促进银企合作。例如,探索引入由城市地区联合组织的技术绩效贷款,并在城市地区建立政府、银行和保险/担保机构两级之间的风险分担机制。
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成立浦江资本市场培训基地(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复旦大学联合成立),与长三角其他“双创”示范基地一起成立科技园筹备营,为有上市要求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本市场服务和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