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8字,读完约1分钟
据《青年报》报道,12月8日上午,虹口区凉城新村街城管中队的张殿红来到站前南路的一家建材商店进行检查,并在智能城管服务通行证上签了名,这是张殿红每天上班时必须做的一项作业。当天,张殿红不仅视察了建材商店,还去了一些警示点,看看有没有新的违法现象。据了解,虹口区利用大数据优势,全市率先开展“互联网+智能城管”执法试点工作。
记者注意到,过去虹口区少数城管队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及时掌握违法现象,执法非常被动。为改变这一现象,虹口区城管执法局综合汇总了11321家经营门店、633条户外广告信息和37879条违法建设信息,建立了一店一档。每个商店都有完整的信息,数据总量已经超过22万条信息。有了这些大数据,它为智能城市管理和互联网执法奠定了基础。
每个城管队员还配有一个服务通信终端,终端上装有智能城管服务通信软件。团队成员可以每天在服务通信软件上查看当天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包括工作时间段、检查区域和当天的管理要求。“现在,虹口的城管队员每天都去设置的‘示警点’、‘必做点’和‘休息点’进行检查和休息,并登录智慧城市管理服务。”
据悉,虹口区将逐步完善“互联网加”智能城管执法工作,加强大型数据库建设,逐步建立工作数据的自动分析比较,随时分析市容环境,监控道路执法动态。并通过大数据反映常规内容,工作考核对接数据平台,绩效激励提升与工作平台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