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88字,读完约7分钟
在工作人员熟练的刀工下,洗好的不同种类的食材被切成统一的大小,在包装盒里显得非常整齐。炒蘑菇、汤菜、蒸鸽等餐桌上常见的菜肴已经基本完成了这里的所有准备程序。这是许多人喜欢的“干净的菜”。
下班回家,逛逛蔬菜市场,和熟悉的蔬菜摊老板聊聊天,买一公斤毛豆和一些西红柿,让老板送一些大葱和大蒜...充满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菜市场是马太太生活的重要场所。
今天,住在虹口曲阳的李阿姨用不同的方式买食物。拿出手机,在三角形的“微食市场”上巧妙地从1元和2元中选择便宜的菜,或者选择已经准备好的干净的菜,买50元,等着免费送货上门;如果你少买也没关系,只要走五六分钟,在曲阳市民站买些吃的。65岁的李阿姨说:“选择手机订餐的主要原因是蔬菜价格便宜,而且干净的蔬菜可以直接在锅里炸,这样方便。”
它的名字可以追溯到1848年。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式蔬菜市场,也是上海蔬菜市场行业最大的直营品牌。共有23个品牌连锁菜市场,覆盖虹口60%的菜市场,服务50多万居民。从去年8月开始,三角食品市场开始拥抱互联网,手机微型食品市场正式启动。
老菜场经营模式的弊端
三角食品市场的悠久历史可能不为人知。
1848年后,上海郊区的菜农建立了一个三角地带,温石路(现塘沽路)、汉阳路(现汉阳路)和米勒路(现峨眉路)在此交汇。他们经常在这里摆摊卖菜,这逐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大型蔬菜市场。1891年,这里建造了一个大型木制结构的室内食品市场,以避开风雨。由于该木结构建筑沿汉阳路、塘沽路和峨眉路交叉口而建,其形状为三角形,故称之为“三角形菜市场”。这也是上海最早、最大的室内蔬菜市场。
之后,“三角农场”的木结构房屋被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1923年,新建成的“三角食品市场”占地6600平方米,一楼租给商贩卖菜,二楼是副食品和日用品商店,三楼是小吃店。当时它仍然是上海最大的室内食品市场。它当时的繁荣,除了其独特的建筑和地理位置外,还与虹口农副产品的采集有关。
在20世纪90年代,这样一个老式的蔬菜市场品牌成为标准化蔬菜市场和行业标准的先驱。然而,传统菜场经营模式的弊端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首先,这种租摊方式普遍进行了食品安全后监管。虽然每天都有抽查,但不能从源头上把握,主要依靠业户的自律;其次,由于不是大规模采购,不可能实现平价。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大型超市、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的多重冲击下,老式食品农场的改造也势在必行。
想成为销售安全食品的“净红”
三角形中的实体食品市场
自去年8月以来,三角微型食品市场已经正式启动。这是一个建立在微信公众账号上的微型商城,包括清洁蔬菜、廉价蔬菜、进口食品、南北商品、地方特色食品等。虹口人在网上购买新鲜的时令蔬菜后,第二天就可以从各种渠道买到。
三焦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告诉记者,微型食品市场主要方便两类人:工作繁忙的白领和远离食品市场的人。“互联网+食品市场”的新模式也成为标准化食品市场的补充和补充。就食品安全而言,这是严格保证的。由于在现场直接采购,每天都可以实现检验检疫、样品观察和食品可追溯性。目前,提前订餐、隔天送餐的机制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保证了市民每天所吃菜肴的新鲜度。
自2017年2月底推出廉价食品以来,微型食品市场非常受欢迎。这些直接从崇明、金山等农产品品牌基地购买的农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可以给大众更优惠的价格,许多菜品比菜市场便宜50%以上。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种便宜的菜肴上架了,单价分别是1元、2元和3元。自从上架以来,每天的订单都很受欢迎。
在位于新市北路的三交地食品有限公司的切割间里,记者看到,在工作人员熟练的刀工下,不同种类的洗净配料被切割成统一的大小,使得它们在包装盒里显得非常整齐。炒蘑菇、汤菜、蒸鸽等餐桌上常见的菜肴已经基本完成了这里的所有准备程序。这是许多人喜欢的“干净的菜”。打开手机,你还可以看到下面描述的烹饪步骤这些“干净的盘子”。即使是不会做饭的“小白”,也能按照地图做美味的食物。
新型蔬菜农场的竞争已经接近白热化
手机上的三角形微型食品市场
记者随机调查了不同年龄段的虹口居民对三角微食市场的使用情况,发现他们对三角微食市场的送餐速度和质量普遍满意。然而,许多人认为,干净的菜肴的菜肴需要及时增加,以避免味道疲劳。此外,对于每天想吃新鲜蔬菜的人来说,购买50元时的免费送货费门槛相对较高。
针对这些情况,三焦地微型食品市场负责人表示:目前,新菜品不断推出,微信公众账户上也有一个图形制作教程。至于个人食品配送的门槛,考虑到配送成本和市民取用食品的便利性,已经尝试在教育系统、医院、商家和其他地方设立自助点进行集中配送。今后,我们将与社区合作,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在居民周围设立自助站。
一个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三角食品市场也在积极准备转型成为个体经营者。预计今年10月,三角区全新的吉祥菜市场即将开业。这个三角形的自营食品市场集线上线下于一体,集仓储、配送、购物、自提等功能于一体,实现统一收银、配料追溯、统一配送等功能。
然而,环顾四周,上海新型食品市场的竞争几乎白热化。2017年,“新建和改建30个示范标准化蔬菜市场”被列入市政府的实践项目。“示范标准化蔬菜市场”的内涵是“超市管理模式和购物环境”,可称为“标准化蔬菜市场2.0版”。以蔬菜永辉为例,全市蔬菜永辉中心菜市场共有17家店铺。与传统的标准化菜市场不同,“地主”和“二房东”的经营模式,只是简单地租用场地和收取摊位费,它们都采用自营模式。——依托永辉超市在全国20多个基地采购订单,依托江桥市场等一流批发市场开展“零直供”,同时建设“动态备货”专用冷库,
另一方面,截至2016年底,上海智能微型食品农场总数已超过1000个,主要包括“食品与新鲜食品”、“厨房轻松时代”和“冯强”三个品牌。比如,上海很多餐馆都有生鲜食品,市民可以通过生鲜食品应用、微信、ipad、官方网站和自助终端等五种方式随时随地订购生鲜食品。它采用整个冷链供应链,并在江苏、浙江、山东等省拥有自己的直接供应基地,从而减少了流通环节,实现了低价。
此外,还有凶猛的博克斯马新鲜生活超市。“盒子马宪生”自称是o2o新的零售理念,只能用支付宝扫描手机应用上的代码,然后直接带到旁边的海鲜酒吧进行加工,这样消费者就可以以平民价格吃到高档海鲜。
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仅覆盖虹口的三角蔬菜市场的转型才刚刚迈出第一步。未来,如何发扬品牌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应对国有企业人员负担重、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约束,这将考验管理者。